一种用于玻纤伞骨包胶的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24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玻纤伞骨包胶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机架、模内取件机构、输送机构、冲水口机构、成品搬运机构以及成品仓,所述模内取件机构、冲水口机构以及成品搬运机构依次并排设置于下料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下料机架上,其一端靠近模内取件机构,另一端靠近成品搬运机构,且中间穿过冲水口机构;所述模内取件机构将包胶玻纤伞骨从注塑模具移出,所述冲水口机构将水口脱离包胶玻伞骨,所述输送机构将带水口的包胶伞骨输送至冲水口机构下方冲切后再输送至搬运机构,所述成品搬运机构将去水口的包胶伞骨运送至成品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玻纤伞骨包胶的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伞配件生产的
,特别是一种用于玻纤伞骨包胶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玻纤伞骨包胶注塑是指将一定数量的玻璃纤维伞骨排放到对应的注塑机模具中,在伞骨的两端或某些特定的位置,包上塑料。目前,该行业的伞骨注塑完成后需要人工将带水口的包胶伞骨取出后并手工去水口,整个过程均采用人工作业,效率较低,每个工人只能操作一台注塑机,企业用工成本较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用于玻纤伞骨包胶的下料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玻纤伞骨包胶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机架、模内取件机构、输送机构、冲水口机构、成品搬运机构以及成品仓,所述模内取件机构、冲水口机构以及成品搬运机构依次并排设置于下料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下料机架上,其一端靠近模内取件机构,另一端靠近成品搬运机构,且中间穿过冲水口机构;所述模内取件机构将包胶玻纤伞骨从注塑模具移出,所述冲水口机构将水口脱离包胶玻伞骨,所述输送机构将带水口的包胶伞骨输送至冲水口机构下方冲切后再输送至搬运机构,所述成品搬运机构将去水口的包胶伞骨运送至成品仓。进一步的,所述模内取件机构包括第一滑动组件、第一滑动底座、升降机构、延伸臂、移动气缸以及夹持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设置于下料机架上,驱动升降机构沿着水平反复移动,所述升降机构带动第一滑动底座沿着竖直方向反复移动,所述延伸臂设置于第一滑动底座上,所述移动气缸设置于延伸臂下方,且驱动夹持组件反复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底座、调节气缸、第一夹紧气缸、第一夹紧块、L型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底座与移动气缸输出端连接,且两端均设置调节气缸、第一夹紧气缸、第一夹紧块、L型限位块,所述调节气缸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底座上,其输出端与第一夹紧气缸连接,所述L型限位块两侧通过L型连接片与第一固定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气缸固定设置于L型限位块上,其输出端与第一夹紧块连接;具体的,注塑完成后,顶针顶出已经完成包胶的伞骨,第一滑动组件可带动第一滑动底座上的延伸臂靠近注塑模具,同时保证夹持组件位于注塑模具的前方,利用移动气缸将夹持组件移动至定模上方,此时伞骨位于两个L型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一夹紧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一夹紧块与L型限位块配合夹紧已经完成包胶的玻纤伞骨,所述调节气缸可驱动第一夹紧气缸以及L型限位块向外侧移动,可适应不同长度规格的伞骨。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料机架上的两条第一轨道、与第一轨道配合的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滑块上方的第一放置台、设置于第一放置台下方的连接块以及带动连接块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放置台下方设置四个第一滑块,且一条第一轨道对应两个第二滑块,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下料机架上,其包括驱动电机、传送带,所述驱动电机驱动传送带转动,带动连接块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放置平台在第一轨道上反复滑动。进一步的,所述冲水口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冲切组件以及第二冲切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冲切组件包括第一冲切底座、第一冲切气缸以及第一冲切刀,所述第一冲切气缸设置于第一冲切底座上,其输出端与第一冲切刀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冲切组件包括第二冲切底座、第二冲切气缸以及第二冲切刀,所述第二冲切气缸设置于第二冲切底座上,其输出端与第二冲切刀连接,所述第二冲切气缸可调节设置于第二冲切底座上,所述第二冲切底座设置长条孔,利用螺栓穿过长条孔与第二冲切气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成品搬运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料机架上的第二固定底座、设置于第二固定底座上的第二滑动组件、第二升降气缸、第三滑动组件,第二轨道、第二滑块、U型放置台、第二夹紧气缸以及第二夹紧块,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带动第二升降气缸沿着水平方向反复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气缸输出端连接第三滑动组件,所述第三滑动组件上设置第二滑轨,所述U型放置台上设置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在第二滑轨上移动,所述U型放置台开口朝向第一放置台设置,其上方设置第二夹紧气缸,所述第二夹紧气缸输出端连接第二夹紧块。本技术的通过采用自动下料机配合立式注塑机,使得整个设备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节省企业用工成本,采用本设备可替代人工进行注塑机的下料作业,工人只需将装框后的成品运走即可;第二,一个工人可同时照看多台包胶设备,降低了人工成本;第三,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设备产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本技术自动下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自动下料机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模内取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模内取件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冲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冲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成品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0-下料机架,20-模内取件机构,21-第一滑动组件,22-升降机构,23-第一滑动底座,24-延伸臂,25-移动气缸,26-夹持组件,231-第一固定底座,232-调节气缸,233-第一夹紧气缸,234-L型限位块,235-第一夹紧块,266-L型连接片,30-输送机构,31-第一轨道,32-第一滑块,33-第一放置台,34-连接块,35-驱动组件,40-冲水口机构,41-第一冲切组件,411-第一冲切底座,412-第一冲切气缸,413-第一冲切刀,42-第二冲切组件,421-第二冲切底座,422-第二冲切气缸,423-第二冲切刀,50-成品搬运机构,51-第二固定底座,52-第二滑动组件,53-第二升降气缸,54-第三滑动组件,55-第二轨道,56-第二滑块,57-U型放置台,58-第二夹紧气缸,59-第二夹紧块,60-成品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9,是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玻纤伞骨包胶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机架10、模内取件机构20、输送机构30、冲水口机构40、成品搬运机构50以及成品仓60,模内取件机构20、冲水口机构30以及成品搬运机构40依次并排设置于下料机架10上,输送机构30设置于下料机架10上,其一端靠近模内取件机构20,另一端靠近成品搬运机构50,且中间穿过冲水口机构40;其中,模内取件机构20将包胶玻纤伞骨从注塑模具移出,冲水口机构40将水口脱离包胶玻伞骨,输送机构30将带水口的包胶伞骨输送至冲水口机构40下方冲切后再输送至搬运机构50,成品搬运机构50将去水口的包胶伞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玻纤伞骨包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机架、模内取件机构、输送机构、冲水口机构、成品搬运机构以及成品仓,所述模内取件机构、冲水口机构以及成品搬运机构依次并排设置于下料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下料机架上,其一端靠近模内取件机构,另一端靠近成品搬运机构,且中间穿过冲水口机构;/n所述模内取件机构将包胶玻纤伞骨从注塑模具移出,所述冲水口机构将水口脱离包胶玻伞骨,所述输送机构将带水口的包胶伞骨输送至冲水口机构下方冲切后再输送至搬运机构,所述成品搬运机构将去水口的包胶伞骨运送至成品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玻纤伞骨包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机架、模内取件机构、输送机构、冲水口机构、成品搬运机构以及成品仓,所述模内取件机构、冲水口机构以及成品搬运机构依次并排设置于下料机架上,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下料机架上,其一端靠近模内取件机构,另一端靠近成品搬运机构,且中间穿过冲水口机构;
所述模内取件机构将包胶玻纤伞骨从注塑模具移出,所述冲水口机构将水口脱离包胶玻伞骨,所述输送机构将带水口的包胶伞骨输送至冲水口机构下方冲切后再输送至搬运机构,所述成品搬运机构将去水口的包胶伞骨运送至成品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纤伞骨包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取件机构包括第一滑动组件、第一滑动底座、升降机构、延伸臂、移动气缸以及夹持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设置于下料机架上,驱动升降机构沿着水平反复移动,所述升降机构带动第一滑动底座沿着竖直方向反复移动,所述延伸臂设置于第一滑动底座上,所述移动气缸设置于延伸臂下方,且驱动夹持组件反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纤伞骨包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底座、调节气缸、第一夹紧气缸、第一夹紧块、L型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底座与移动气缸输出端连接,且两端均设置调节气缸、第一夹紧气缸、第一夹紧块、L型限位块,所述调节气缸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底座上,其输出端与第一夹紧气缸连接,所述L型限位块两侧通过L型连接片与第一固定底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紧气缸固定设置于L型限位块上,其输出端与第一夹紧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纤伞骨包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料机架上的两条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远吴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精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