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动与往复摆动转换装置的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动与往复摆动转换装置的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机械工程实践中,许多场合需要将连续的转动转换为往复摆动,如拖拉机的变速箱可输出连续转动,若要以变速箱为动力带动收割机割台的摆动割刀,就需要转动与往复摆动转换装置;再如破碎机的破碎执行头为往复摆动,而其动力源电动机则为连续转动,也可以配置转动与往复摆动转换装置。现有的转动与往复摆动转换装置存在如下的缺陷:(1)装配时,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位置难以通过调试予以保证;(2)对曲柄摇杆机构的连杆与曲柄之间的运动构件干涉问题,通常采用将曲柄设计为曲轴的形式,增加了制造、装配和维修的复杂性;(3)摆动运动输出的摆角与曲柄摇杆机构杆长配置关系长期以来依赖经验确定,缺乏量化的设计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动与往复摆动转换装置的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方法,目的 ...
【技术保护点】
1.转动与往复摆动转换装置的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将曲柄的长度记为L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动与往复摆动转换装置的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将曲柄的长度记为L1,将机架杆的长度记为L4,将连杆的长度记为L2,将摇杆的长度记为L3;
S2、记曲柄两端的通孔的轴线与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平面的交点分别为A,B;中间轴和输出轴的轴线与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平面的交点分别为A,D;连杆两端的通孔的轴线与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平面的交点分别为B,C;摇杆两端的通孔的轴线与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平面的交点分别为D,C;则四杆机构ABCD的杆长分别为:曲柄AB=L1,连杆BC=L2,摇杆CD=L3,机架杆AD=L4;
S3、曲柄AB为最短杆,曲柄AB做整周旋转运动时通过连杆BC带动摇杆CD做往复摆动运动,将摇杆CD的工作行程与回程的平均速度比记为K;
S4、将曲柄AB与连杆BC拉直共线时,形成直线AB2C2;将曲柄AB与连杆BC重叠共线时,形成直线B1AC1;直线AB2C2与直线B1AC1之间的夹角记为θ,摇杆的往复摆角记为ψ,θ=180°·(K-1)/(K+1);
S4、在ΔC1C2D和ΔC1C2A中,由余弦定理计算C1C22得:
整理该公式,可得:
S5、计算摇杆摆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与往复摆动转换装置的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若机架杆AD为最长杆,则:L1+L4≤L2+L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与往复摆动转换装置的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若连杆BC为最长杆,则:L1+L2≤L4+L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与往复摆动转换装置的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吟,叶凯强,高洪,孟令启,贡军,周玄,姚垚,张菲菲,李静,张宇华,齐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