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传输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03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传输控制机构,包括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从动部分包括转动支承在支撑座上的从动轴;主动部分包括主动座,主动座转动套装在从动轴上,主动座在面向支撑座的一端开有空腔,从动轴上套装有从动轮,从动轮与支撑座的空腔之间围成一个传动腔,传动腔内设有传动组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从动轮沿从动轴的轴向移动,使得从动轮压向传递组件或远离传动组件,进而实现从动轮和主动座的接合或脱离;主动座的空腔内壁设有一层弹性阻尼层,当从动轮和主动座相接合时,传动组件与主动座内壁的弹性阻尼层相接触实现动力传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实现了动力传输的安全可靠且能实现动力接合或脱开的快速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传输控制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机构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动力传输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传动机构通常使用多级齿轮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或离合机构,这些机构中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大都采用直接接触的方式实现动力传递,在初始接触瞬间动力传输中带来很大的冲击载荷,导致传动机构的零部件以及相关附件的损坏,安全可靠性差。同时这些机构也不能够实现动力的快速贴合和脱开切换,对于传动中临时出现的失效不能及时的进行保护;且这些机构的体积大、复杂度高,不便于拆装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动力传输控制机构,以实现动力传输的安全可靠且能实现动力接合或脱开的快速切换。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动力传输控制机构,包括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所述从动部分包括转动支承在支撑座上的从动轴,设从动轴的轴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从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出支撑座之外;所述主动部分包括主动座,主动座转动套装在从动轴其中一端上,主动座在面向支撑座的一端开有空腔,从动轴上套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传输控制机构,包括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部分包括转动支承在支撑座(1)上的从动轴(2),设从动轴(2)的轴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从动轴(2)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出支撑座(1)之外;所述主动部分包括主动座(3),主动座(3)转动套装在从动轴(2)其中一端上,主动座(3)在面向支撑座(1)的一端开有空腔(6),从动轴(2)上套装有从动轮(7),从动轮(7)与从动轴(2)之间仅能轴向滑动,从动轮(7)与支撑座(1)的空腔(6)之间围成一个传动腔,传动腔内设有传动组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从动轮(7)沿从动轴(2)的轴向移动,使得从动轮(7)压向传递组件或远离传动组件,进而实现从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传输控制机构,包括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部分包括转动支承在支撑座(1)上的从动轴(2),设从动轴(2)的轴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从动轴(2)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出支撑座(1)之外;所述主动部分包括主动座(3),主动座(3)转动套装在从动轴(2)其中一端上,主动座(3)在面向支撑座(1)的一端开有空腔(6),从动轴(2)上套装有从动轮(7),从动轮(7)与从动轴(2)之间仅能轴向滑动,从动轮(7)与支撑座(1)的空腔(6)之间围成一个传动腔,传动腔内设有传动组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从动轮(7)沿从动轴(2)的轴向移动,使得从动轮(7)压向传递组件或远离传动组件,进而实现从动轮(7)和主动座(3)的接合或脱离;所述主动座(3)的空腔(6)内壁设有一层弹性阻尼层(8),当从动轮(7)和主动座(3)相接合时,所述传动组件与主动座(3)内壁的弹性阻尼层(8)相接触实现动力传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传输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执行控制机构和气路开关控制机构;
执行控制机构包括执行气道(15)、执行活塞(16)、执行推杆(17)、执行摆杆(18)、推拉杆(19),执行气道(15)设置在支撑座(1)内部且沿左右方向延伸,执行活塞(16)设置在执行气道(15)内部,执行活塞(16)在面向主动座(3)的一端设有执行活塞(16)杆,执行活塞(16)杆外端伸出执行气道(15)之外且固定连接有执行推杆(17),支撑座(1)在面向主动座(3)的一端固定有一个支撑杆(34),执行摆杆(18)中部铰接在支撑杆(34)上,执行摆杆(18)上端与执行推杆(17)外端铰接,执行摆杆(18)下端铰接推拉杆(19),从动轮(7)在面向支撑座(1)一端的端面上开有一圈环形滑槽(22),推拉杆(19)嵌装在从动轮(7)的环形滑槽(22)内,通过向执行气道(15)的进气端通入负压气体或正压气体,从而驱动执行活塞(16)向左或向右移动,执行活塞(16)通过执行活塞(16)杆带动执行推杆(17)左右移动,从而带动执行摆杆(18)摆动,再由推拉杆(19)带动从动轮(7)左右移动,使得从动轮(7)靠近传动组件或远离传动组件,进而实现从动轮(7)和主动座(3)的接合或脱离;
气路开关控制机构包括开关控制气道(29)、开关控制柱塞(30)、缓冲弹簧(31),开关控制气道(29)设置在支撑座(1)内部且与执行气道(15)相垂直地贯通,且开关控制气道(29)靠近执行气道(15)进气端设置,开关控制气道(29)一端敞口形成进气端、另一端封闭形成封口端,开关控制柱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锐周易吴三发许春进辛雪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康明斯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