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6969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及车辆,进气系统包括:发动机,发动机具有增压器和节气门,发动机上还具有第一冷却水进口和第一冷却水出口;中冷器总成,中冷器总成具有第一气体进口和第一气体出口,第一气体出口与节气门连通;水空中冷器,水空中冷器具有第二气体进口、第二气体出口、第二冷却水进口和第二冷却水出口,第二气体进口与增压出口连通,第二气体出口与第一气体进口连通,第二冷却水进口与第一冷却水出口连通,第二冷却水出口与第一冷却水进口连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进气系统,可以利用冷却水对高温气体进行预冷却,缓解中冷器总成的散热量。同时利用了发动机内冷却水的热量,更好的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避免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主要功用是为发动机提供清洁、干燥、充足、温度适宜的空气,降低发动机噪音、提升整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进气系统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保证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在合适的温度,保证发动机的工作稳定及功率发挥。随着进气系统工作环境的复杂化,原有的进气系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进气系统会发生冷却能力不足,进气温度过低等问题,所以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进气系统需要对各处温度严格管控,保证温度低的地方加热,温度高的地方冷却,更好的为发动机提供温度适宜的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可以在夏季中冷器总成的冷却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冷却水对高温气体进行预冷却,缓解中冷器总成的散热量,同时避免发动机能量的浪费。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发动机的进气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1)的进气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动机(1),所述发动机(1)具有增压器(11)和节气门(12),所述增压器(11)具有增压进口(111)和增压出口(112),所述发动机(1)上还具有第一冷却水进口(13)和第一冷却水出口(14),所述增压进口(111)与进气口(16)连通;/n中冷器总成(2),所述中冷器总成(2)具有第一气体进口(21)和第一气体出口(22),所述第一气体出口(22)与所述节气门(12)连通;/n水空中冷器(3),所述水空中冷器(3)具有第二气体进口(31)、第二气体出口(32)、第二冷却水进口(33)和第二冷却水出口(34),所述第二气体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1)的进气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1),所述发动机(1)具有增压器(11)和节气门(12),所述增压器(11)具有增压进口(111)和增压出口(112),所述发动机(1)上还具有第一冷却水进口(13)和第一冷却水出口(14),所述增压进口(111)与进气口(16)连通;
中冷器总成(2),所述中冷器总成(2)具有第一气体进口(21)和第一气体出口(22),所述第一气体出口(22)与所述节气门(12)连通;
水空中冷器(3),所述水空中冷器(3)具有第二气体进口(31)、第二气体出口(32)、第二冷却水进口(33)和第二冷却水出口(34),所述第二气体进口(31)与所述增压出口(112)连通,所述第二气体出口(32)与所述第一气体进口(21)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进口(33)与所述第一冷却水出口(14)通过第一管路(4)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水出口(34)与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13)通过第二管路(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1)的进气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4)和所述第二管路(5)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第一电磁阀(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1)的进气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气门(12)和所述第一气体出口(22)之间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1)用于检测进入所述节气门(12)的气体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1)的进气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胜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