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航态航行器进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82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航态航行器进气管,包括管体、设置于所述管体端部的密封盖、沿所述管体轴向驱动所述密封盖的驱动件,所述密封盖设有与所述管体内壁配合的插接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管体内壁设有径向密封结构,所述径向密封结构至少包括设有开口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开口沿所述管体轴向背对设置,以使所述开口凸出于所述密封盖径向的部分在所述管体内壁形成刮擦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径向密封具备自清洁能力,利用外液压自行实现与管壁的密封,主要实现浊水环境时端面密封失效后的临时性密封,通过及时检查更换可减少磨损及撕裂的风险,具有非常好的军事意义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航态航行器进气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机
,具体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多航态航行器进气管。
技术介绍
现有多航态航行器使用柴油发动机驱动推进装置实现水面高速航行及半潜状态低速航行,在水下航行时将发动机及推进装置保存于耐压舱内,待航行器回到水面时恢复工作能力。目前模仿水下舰船采用可伸缩进气管,但多模态航行器工作环境复杂多样,可伸缩进气管出水矮易夹杂异物,如不及时清理会破坏进气管密封面;同时多航态航行器一般为小型船艇,空间紧凑无法设置专用的清洁机构,需进气管自身具有密封能力和自清洁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航态航行器进气管,以解决多航态航行器进气管异物夹杂问题,提高航行器水下航态密封可靠性,避免设置专用清洁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航态航行器进气管,包括管体、设置于所述管体端部的密封盖、沿所述管体轴向驱动所述密封盖的驱动件,所述密封盖设有与所述管体内壁配合的插接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管体内壁设有径向密封结构,所述径向密封结构至少包括设有开口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航态航行器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体;/n设置于所述管体端部的密封盖;/n沿所述管体轴向驱动所述密封盖的驱动件;/n所述密封盖设有与所述管体内壁配合的插接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管体内壁设有径向密封结构,所述径向密封结构至少包括设有开口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开口沿所述管体轴向背对设置,以使所述开口凸出于所述密封盖径向的部分在所述管体内壁形成刮擦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航态航行器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
设置于所述管体端部的密封盖;
沿所述管体轴向驱动所述密封盖的驱动件;
所述密封盖设有与所述管体内壁配合的插接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管体内壁设有径向密封结构,所述径向密封结构至少包括设有开口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开口沿所述管体轴向背对设置,以使所述开口凸出于所述密封盖径向的部分在所述管体内壁形成刮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航态航行器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管体轴端面设有第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航态航行器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圈套设于所述插接段外周,并能够在所述密封盖盖合于所述管体时,由所述管体轴端面压接于所述密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航态航行器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圈为VD型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凇孙红波王小雷姚怡臻张强刘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