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拆除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889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拆除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既有轨道的轨行区搭设安全隔离防护结构,分隔轨行区和作业区;将待拆建筑物进行安全风险分区,高风险区域采用人工进行拆除,中风险区域采用切割或钻孔设备配合吊车进行吊拆,低风险区域采用剪切设备进行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既有地铁车站轨行区搭设安全隔离防护结构,分隔地铁运营区及车站拆除作业区,避免两个区域的相互影响;利用普通模架体系对地铁运营区进行安全隔离防护,便于安装及拆除;对待拆建筑进行安全风险分区,分别制定拆除方案,既保证施工效率,又保证施工安全;提出剪切、切割、钻孔设备配合吊车的复合工法,实现地铁车站静力拆除,同时保证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拆除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拆除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拆除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的建筑物已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需要在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进行修建新建筑物或拆除旧建筑物,这在多条线路交汇的车站处尤为常见。在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进行施工时,由于施工工作面与轨道的轨行区之间没有任何的阻挡和屏障,建材和机械设备极有可能在施工期间落入轨行区,从而造成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为避免车站施工和列车之间相互影响,施工单位必须待夜间列车停运检修时方可入场施工,且必须赶在第二天线路运营前撤场。尤其对于拆除施工,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较多,拆除施工设备对列车运营影响较大,工作周期拖延较长,施工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拆除建筑物的施工方法,解决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拆除建筑物工期长、施工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拆除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既有轨道的轨行区搭设安全隔离防护结构,分隔轨行区和作业区;将待拆建筑物进行安全风险分区,高风险区域采用人工进行拆除,中风险区域采用切割或钻孔设备配合吊车进行吊拆,低风险区域采用剪切设备进行拆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拆除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既有轨道的轨行区搭设安全隔离防护结构,分隔轨行区和作业区;将待拆建筑物进行安全风险分区,高风险区域采用人工进行拆除,中风险区域采用切割或钻孔设备配合吊车进行吊拆,低风险区域采用剪切设备进行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拆除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隔离防护结构位于轨行区两侧和上方或仅位于轨行区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拆除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切设备进行拆除时,以建筑层数为阶层,以建筑节点为阶梯拐角,采用阶梯踏步斜面式的拆除顺序,始终保持待拆建筑剩余结构安全稳定,并保留临近轨行区整跨框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拆除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距离轨行区的远近,由近及远将待拆建筑物分为高、中和低风险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所述的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拆除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拆建筑物为车站,车站包括位于轨行区一侧的车站主体结构、位于轨行区上的站台结构和位于轨行区另一侧的天桥附属楼梯,站台结构包括位于轨行区两侧的站台板和位于轨行区上方的横跨结构;拆除顺序为:
步骤a,施工轨行区安全隔离防护结构并拆除天桥附属楼梯;
步骤b,拆除横跨结构和车站主体结构,保留站台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既有轨道运营区间上拆除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雪苟千正黄金龙李鸿磊牛建明付越赵世龙石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