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的临时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887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历史建筑的临时加固体系,包括:沿建筑的外墙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贴合于外墙的外侧的若干第一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相对设置且贴合于外墙的内侧的若干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夹固住外墙;竖直设置于建筑内且高度与建筑的高度相匹配的支撑柱;以及水平设置且连接于支撑柱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若干横撑。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施工空间小的问题,避免在建筑内设置满堂脚手架,减小了临时加固体系占用的空间,使得施工人员具有足够的施工空间,减小了施工难度,且该临时加固体系稳定性好,能够保证建筑的结构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历史建筑的临时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历史建筑的临时加固体系。
技术介绍
历史建筑是传承城市文化脉络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历史建筑原始外墙往往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其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然而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性能往往难以经得住考验,容易因结构形式不合理、虫害、腐蚀、老化等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在修缮的过程中,目前常用的手段是在建筑内设置满堂脚手架,但这种方法占用了建筑内的空间,使得施工人员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施工,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历史建筑的临时加固体系,解决了施工空间小的问题,避免在建筑内设置满堂脚手架,减小了临时加固体系占用的空间,使得施工人员具有足够的施工空间,减小了施工难度,且该临时加固体系稳定性好,能够保证建筑的结构完整性。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历史建筑的临时加固体系,包括:沿建筑的外墙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贴合于外墙的外侧的若干第一固定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历史建筑的临时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n沿建筑的外墙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贴合于所述外墙的外侧的若干第一固定件;/n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对设置且贴合于所述外墙的内侧的若干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夹固住所述外墙;/n竖直设置于所述建筑内且高度与所述建筑的高度相匹配的支撑柱;以及/n水平设置且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若干横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历史建筑的临时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建筑的外墙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贴合于所述外墙的外侧的若干第一固定件;
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对设置且贴合于所述外墙的内侧的若干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夹固住所述外墙;
竖直设置于所述建筑内且高度与所述建筑的高度相匹配的支撑柱;以及
水平设置且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若干横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建筑的临时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设置且连接于相邻两面外墙对应的第二固定件之间的斜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建筑的临时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塞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对应的外墙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和对应的外墙之间的间隙中的木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建筑的临时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沿所述第一固定件间隔设置,且所述螺栓对应设置于所述外墙的灰缝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历史建筑的临时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对应所述建筑每一层的窗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鑫武波郭禹谭建国杨正福崔杰王鹏程银行刘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