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爆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71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爆建筑,包括有抗爆骨架及抗爆板,所述抗爆骨架包括有墙面构件和屋盖构件,所述墙面构件包括有多根墙面立柱及墙面龙骨,所述墙面立柱与墙面龙骨纵横交错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的墙面,所述屋盖构件包括有多根屋盖横梁及屋盖龙骨,所述屋盖横梁与屋盖龙骨纵横交错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的屋盖,所述墙面立柱的上端与屋盖横梁相连接,所述抗爆板固定于墙面和/或屋盖的网格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爆建筑,解决了对既有建筑物改造的难题,避免对既有建筑物的破坏,对抗爆结构工程具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爆建筑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的
,涉及一种抗爆建筑。
技术介绍
石油化工行业等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普遍存在爆炸风险,导致爆炸事件一旦产生,在其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将承受爆炸冲击荷载,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随着抗爆安全领域相关规范的相继实施,一些不符合新规范的要求的既有建筑物将面临弃用或新建的问题,这意味着业主可能面临停产停工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所以对这类既有建筑物抗爆加固改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业主这方面的问题。在对既有建筑物抗爆加固改造实际工程中,部分老旧建筑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对建筑本身进行加固改造的难度很大,改造成本也很高,或受施工条件限制方案难以实施,抗爆加固改造工程亟待研究创新型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爆建筑,用于解决既有建筑物原结构不适宜进行加固或者加固方案难以实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抗爆建筑,包括有抗爆骨架及抗爆板,所述抗爆骨架包括有墙面构件和屋盖构件,所述墙面构件包括有多根墙面立柱及墙面龙骨,所述墙面立柱与墙面龙骨纵横交错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的墙面,所述屋盖构件包括有多根屋盖横梁及屋盖龙骨,所述屋盖横梁与屋盖龙骨纵横交错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的屋盖,所述墙面立柱的上端与屋盖横梁相连接,所述抗爆板固定于墙面和/或屋盖的网格上。优选地,使用状态下,所述抗爆骨架置于既有建筑物外,所述抗爆骨架与既有建筑物外廓之间保持有间隙。更优选地,所述间隙按公式(1)进行计算,所述公式(1)为:S>MAX(a,b,c),其中,S为抗爆骨架与既有建筑物外廓之间的间隙;a为抗爆骨架在爆炸工况下产生的最大变形;b为抗爆骨架在非爆炸工况下产生的最大变形;c为由既有建筑物的最大外形尺寸和施工的最小空间确定的最小空隙。优选地,所述墙面构件和屋盖构件的材质为钢材。优选地,所述墙面构件和屋盖构件中,所述墙面立柱与墙面龙骨、所述屋盖横梁与屋盖龙骨、所述墙面立柱与屋盖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优选地,所述墙面构件和屋盖构件中,所述墙面立柱和屋盖横梁的材质为方钢,所述墙面龙骨和屋盖龙骨的材质为C型钢。优选地,所述墙面立柱与屋盖横梁之间、墙面立柱与墙面龙骨之间、屋盖横梁与屋盖龙骨之间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墙面龙骨和屋盖龙骨之间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抗爆板沿迎爆面至背爆面依次设有第一钢板层、纤维水泥层、第二钢板层,所述第一钢板层、纤维水泥层、第二钢板层的厚度之比为0.3-0.7:8.0-9.0:0.3-0.7。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钢板层和第二钢板层采用的钢板为镀锌钢板。更优选地,所述纤维水泥层采用的材料为纤维水泥。优选地,所述抗爆板的边角上设有冲孔,所述抗爆板经冲孔与墙面和/或屋盖的网格之间螺栓连接。更优选地,所述螺栓连接采用的螺丝为六角自钻螺丝。优选地,所述墙面立柱的底部设有基础,所述墙面立柱通过基础与场地地基相连接。更优选地,所述基础为条形基础。更优选地,所述基础的顶部设有预埋板,所述基础的底部设有垫层,所述抗爆建筑还包括用于隔离所述基础与既有建筑物的隔离板。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预埋板为内置有锚筋的钢板。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垫层为素混凝土层,所述垫层的厚度为80-120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隔离板为挤塑聚苯板,所述隔离板的厚度为1-3mm。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爆建筑,采用轻型结构的钢结构外罩于既有建筑物外侧,利用该抗爆结构系统抵抗外部爆炸冲击荷载,避免对既有建筑物的破坏。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抗爆建筑,主要针对在既有建筑物抗爆加固改造工程中,原结构本身不适宜进行加固改造、改造成本高或受施工条件限制改造方案难以实施的问题,解决了对既有建筑物改造的难题。这种抗爆建筑,扩大了既有建筑物抗爆加固改造工程的适用范围,对抗爆结构工程具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中既有建筑与抗爆建筑相对关系图1a、1b、1c、1d,其中,图1a为抗爆建筑地面层平面图;图1b为抗爆建筑屋面层平面图;图1c为抗爆建筑剖面图;图1d为抗爆建筑立面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中抗爆建筑中各构件结构布置图2a、2b、2c,其中,图2a为抗爆建筑墙面构件布置图;图2b为抗爆建筑屋面构件布置图;图2c为抗爆建筑的结构立面剖面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中抗爆板与抗爆骨架的连接示意图3a、3b、3c,其中,图3a为抗爆板与抗爆骨架连接布置图;图3b为墙面立柱或屋面横梁与抗爆板连接节点图;图3c为墙面龙骨或屋面龙骨与抗爆板连接节点图。图4显示本技术中抗爆建筑中各构件的连接结构图4a、4b,其中,图4a为屋面横梁与墙面立柱之间的连接节点图;图4b为墙面龙骨与墙面立柱之间或屋面龙骨与屋面横梁之间的连接节点图。图5显示本技术中抗爆建筑的基础示意图5a、5b,其中,图5a为抗爆建筑的条形基础图;图5b为抗爆建筑的条形基础剖面图。图6显示本技术中抗爆建筑的立体结构图。附图标记1抗爆骨架2抗爆板3既有建筑物4基础41预埋板42垫层43隔离板5墙面立柱6墙面龙骨7屋盖横梁8屋盖龙骨9螺丝S抗爆骨架与既有建筑物外廓之间的间隙B、L既有建筑物的宽度、长度H既有建筑物的高度d抗爆板与抗爆骨架的总厚度e剖口角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技术提供一种抗爆建筑,如图1-2所示,包括有抗爆骨架1及抗爆板2,所述抗爆骨架1包括有墙面构件和屋盖构件,具体如图1a、1b、1c、1d所示,所述墙面构件包括有多根墙面立柱5及墙面龙骨6,所述墙面立柱5与墙面龙骨6纵横交错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的墙面,所述屋盖构件包括有多根屋盖横梁7及屋盖龙骨8,所述屋盖横梁7与屋盖龙骨8纵横交错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的屋盖,所述墙面立柱5的上端与屋盖横梁7相连接,具体如图2a、2b所示,所述抗爆板2固定于墙面和/或屋盖的网格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爆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抗爆骨架(1)及抗爆板(2),所述抗爆骨架(1)包括有墙面构件和屋盖构件,所述墙面构件包括有多根墙面立柱(5)及墙面龙骨(6),所述墙面立柱(5)与墙面龙骨(6)纵横交错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的墙面,所述屋盖构件包括有多根屋盖横梁(7)及屋盖龙骨(8),所述屋盖横梁(7)与屋盖龙骨(8)纵横交错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的屋盖,所述墙面立柱(5)的上端与屋盖横梁(7)相连接,所述抗爆板(2)固定于墙面和/或屋盖的网格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爆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抗爆骨架(1)及抗爆板(2),所述抗爆骨架(1)包括有墙面构件和屋盖构件,所述墙面构件包括有多根墙面立柱(5)及墙面龙骨(6),所述墙面立柱(5)与墙面龙骨(6)纵横交错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的墙面,所述屋盖构件包括有多根屋盖横梁(7)及屋盖龙骨(8),所述屋盖横梁(7)与屋盖龙骨(8)纵横交错连接形成网状结构的屋盖,所述墙面立柱(5)的上端与屋盖横梁(7)相连接,所述抗爆板(2)固定于墙面和/或屋盖的网格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爆建筑,其特征在于,使用状态下,所述抗爆骨架(1)置于既有建筑物(3)外,所述抗爆骨架(1)与既有建筑物(3)外廓之间保持有间隙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爆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构件和屋盖构件中,所述墙面立柱(5)和屋盖横梁(7)的材质为方钢,所述墙面龙骨(6)和屋盖龙骨(8)的材质为C型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爆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立柱(5)与屋盖横梁(7)之间、墙面立柱(5)与墙面龙骨(6)之间、屋盖横梁(7)与屋盖龙骨(8)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墙面龙骨(6)和屋盖龙骨(8)之间相互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斌徐世林杨光韦广兵韦建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爵格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