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789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利用下弦挂篮上的侧模同上弦挂篮的侧模的拼接,以拼装成合龙段模具,再通过拼装成的合龙段模具浇筑合龙段,从而可不用架设施工塔架,也不用大幅度改装上弦挂篮,即可进行梁拱的合龙段的施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和人力,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山区高速公路和山地城市中,为跨越山谷、河流,大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此种类型的钢构桥,将墩身与主梁固结成一体,墩身与主梁形成刚架,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一方面主梁受力合理,另一方面墩身在结构上充分发挥了潜能。连续刚构桥是大跨径桥梁建设中常用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常用跨径在100~300米之间。对于这些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特别是250m~350m长度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梁拱的合龙段的施工一直是个施工难题。现有技术中,对大跨径梁拱组合刚构桥的合龙段的施无成熟施工方案,在小跨径梁拱组合形式桥梁多采用增设施工塔吊,或大幅度改装上弦挂篮结构进行后续施工作业,造成成本和人力的浪费,因此,需对现有技术进行创新及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架设施工塔架来或大幅度改装上弦挂篮结构进行梁拱的合龙段的施工,造成成本和人力的浪费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位于同一根主墩同一侧的上弦梁和下弦梁同时施工;下弦梁施工至第n节段时,停止施工下弦梁,上弦梁施工至第m节段时,停止施工上弦梁,其中,m-n的差值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m为合龙段前的最后一节段;推进上弦挂篮至上弦梁的第m节段,下放上弦挂篮的底模至设定距离;下弦梁继续施工至第m节段;将下弦梁的第m节段和上弦梁的第m节段临时锁定;将下弦挂篮上的侧模拼装至上弦挂篮的侧模处,同时回退并拆除下弦挂篮的其余构件;提升上弦挂篮的底模,将上弦挂篮的上侧模同下侧模拼接,以拼装成合龙段模具;通过拼装成的合龙段模具浇筑合龙段。进一步地,所述下放上弦挂篮的底模至设定距离,具体包括:在上弦挂篮的前上横梁与上弦挂篮的底模的前横梁之间安装手拉葫芦,在上弦挂篮的后上横梁与上弦挂篮的底模的后横梁之间安装手拉葫芦;松开位于上弦挂篮上用于和上弦挂篮的底模连接的精轧螺纹钢上端的螺栓,下放上弦挂篮的底模;待上弦挂篮的底模下放至设定距离后,锁紧位于上弦挂篮上用于和上弦挂篮的底模连接的精轧螺纹钢上端的螺栓。进一步地,所述下放上弦挂篮的底模至设定距离,还包括:待上弦挂篮的底模下放至设定距离后,上弦挂篮侧面及端面的每两根精轧螺纹钢使用钢丝绳进行对角连接;或/和,采用工字钢将上弦挂篮的底模与下弦梁的底板临时锁定。可选地,所述设定距离为10-12m。进一步地,所述下弦梁继续施工至第m节段,具体包括:施工下弦梁的第m节段时的端部三角区通过箱室内模支架搭设木模板进行施工。进一步地,所述将下弦梁的第m节段和上弦梁的第m节段临时锁定,具体包括:在下弦梁的第m节段和上弦梁的第m节段之间安装精轧螺纹钢以及工字钢进行二者的临时锁定。更进一步地,所述精轧螺纹钢以及所述工字钢沿所述刚构桥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列,每列所述精轧螺纹钢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精轧螺纹钢,每列所述工字钢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工字钢,相邻的两个所述工字钢通过连接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将下弦挂篮上的侧模拼装至上弦挂篮的侧模处,具体包括:在上弦梁的第m节段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安装手拉葫芦;将下弦挂篮上的侧模从下弦挂篮上拆除;利用手拉葫芦将拆除的下弦挂篮的侧模放至上弦挂篮的底模上。进一步地,所述将上弦挂篮的上侧模同下侧模拼接,以拼装成合龙段模具,具有包括:利用上弦梁的第m节段搭设操作平台;操作上弦挂篮的前后上横梁与上弦挂篮的底模的前后横梁之间的手拉葫芦,调整上弦挂篮的底模;利用螺栓将上弦挂篮的上侧模同下侧模拼接;锁紧位于上弦挂篮的底模连接的精轧螺纹钢下端的螺栓,以拼装成合龙段模具。优选地,所述下弦挂篮上的侧模的长度可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其利用下弦挂篮上的侧模同上弦挂篮的侧模的拼接,以拼装成合龙段模具,再通过拼装成的合龙段模具浇筑合龙段,从而可不用架设施工塔架,也不用大幅度改装上弦挂篮,即可进行梁拱的合龙段的施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和人力,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S1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S2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S3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S4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的S5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的S6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的S7以及S8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中下放上弦挂篮的底模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中下弦梁的第m节段和上弦梁的第m节段临时锁定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基于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架设施工塔架或大幅度改装上弦挂篮来进行梁拱的合龙段的施工造成的问题,本实施例设计了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其利用下弦挂篮上的侧模同上弦挂篮的侧模的拼接,以拼装成合龙段模具,再通过拼装成的合龙段模具浇筑合龙段,从而可不用架设施工塔架,也不用大幅度改装上弦挂篮,即可进行梁拱的合龙段的施工。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1,该施工方法包括:S1:位于同一根主墩1同一侧的上弦梁2和上弦梁3同时施工,如图2所示;S2:上弦梁3施工至第n节段时,停止施工上弦梁31,上弦梁2施工至第m节段时,停止施工上弦梁2,其中,m-n的差值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m为合龙段前的最后一节段,如图3所示;S3:推进上弦挂篮4至上弦梁2的第m节段,下放上弦挂篮4的底模6至设定距离,如图4所示;S4:上弦梁3继续施工至第m节段,如图5所示;S5:将上弦梁3的第m节段和上弦梁2的第m节段临时锁定,如图6所示;S6:将下弦挂篮5上的下侧模8拼装至上弦挂篮4的上侧模7处,同时回退并拆除下弦挂篮5的其余构件,如图7所示;S7:提升上弦挂篮4的底模6,将上弦挂篮4的上侧模7同下侧模8拼接,以拼装成合龙段模具,如图8所示;S8:通过拼装成的合龙段模具浇筑合龙段,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n位于同一根主墩同一侧的上弦梁和下弦梁同时施工;/n下弦梁施工至第n节段时,停止施工下弦梁,上弦梁施工至第m节段时,停止施工上弦梁,其中,m-n的差值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m为合龙段前的最后一节段;/n推进上弦挂篮至上弦梁的第m节段,下放上弦挂篮的底模至设定距离;/n下弦梁继续施工至第m节段;/n将下弦梁的第m节段和上弦梁的第m节段临时锁定;/n将下弦挂篮上的侧模拼装至上弦挂篮的侧模处,同时回退并拆除下弦挂篮的其余构件;/n提升上弦挂篮的底模,将上弦挂篮的上侧模同下侧模拼接,以拼装成合龙段模具;/n通过拼装成的合龙段模具浇筑合龙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位于同一根主墩同一侧的上弦梁和下弦梁同时施工;
下弦梁施工至第n节段时,停止施工下弦梁,上弦梁施工至第m节段时,停止施工上弦梁,其中,m-n的差值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m为合龙段前的最后一节段;
推进上弦挂篮至上弦梁的第m节段,下放上弦挂篮的底模至设定距离;
下弦梁继续施工至第m节段;
将下弦梁的第m节段和上弦梁的第m节段临时锁定;
将下弦挂篮上的侧模拼装至上弦挂篮的侧模处,同时回退并拆除下弦挂篮的其余构件;
提升上弦挂篮的底模,将上弦挂篮的上侧模同下侧模拼接,以拼装成合龙段模具;
通过拼装成的合龙段模具浇筑合龙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放上弦挂篮的底模至设定距离,具体包括:
在上弦挂篮的前上横梁与上弦挂篮的底模的前横梁之间安装手拉葫芦,在上弦挂篮的后上横梁与上弦挂篮的底模的后横梁之间安装手拉葫芦;
松开位于上弦挂篮上用于和上弦挂篮的底模连接的精轧螺纹钢上端的螺栓,下放上弦挂篮的底模;
待上弦挂篮的底模下放至设定距离后,锁紧位于上弦挂篮上用于和上弦挂篮的底模连接的精轧螺纹钢上端的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放上弦挂篮的底模至设定距离,还包括:
待上弦挂篮的底模下放至设定距离后,上弦挂篮侧面及端面的每两根精轧螺纹钢使用钢丝绳进行对角连接;或/和,
采用工字钢将上弦挂篮的底模与下弦梁的底板临时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距离为10-1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勇周家成杨培诚石晓飞张锋张斌王蓬周学勇秦宗堔李仁杰张帅魏全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