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柱对位构造及钢管柱对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78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管柱对位构造,包括上下相邻的两个钢管柱,两个所述钢管柱分别具有用于适配连接的接口一和接口二;所述接口一包含沿周向设置的若干定位夹具,所述接口二包含沿周向设有若干对应所述定位夹具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和所述定位夹具均竖向设置,所述定位板用于适配连接于所述定位夹具的两个夹臂之间。其通过竖向设置的所述定位板在竖向设置的对应的所述定位夹具的两个夹臂之间适配连接,使定位夹板能够引导定位板在两个夹臂之间竖向移动,使上方的钢管柱对位下方的钢管柱的方式更加简单、方便、快捷,其对位效率更高,能够减少上下相邻两个钢管柱的对位时间,进而减少对上下相邻两个钢管柱的连接施工时间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柱对位构造及钢管柱对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特别是一种钢管柱对位构造及钢管柱对位方法。
技术介绍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上下相邻的两个钢管柱进行对接连接,且位于下方的所述钢管柱一般已经安装完成,故需要将位于上方的所述钢管柱对位连接在已安装好的且位于下方的所述钢管柱上。现有的钢管柱对接接头有不带法兰的,两个不带法兰的钢管柱在现场对位连接时需依靠链条葫芦或千斤顶等传统工艺设备人工拖拉上方的钢管柱来调节上下两部钢管柱的对位,再焊接,这种方式对位难度较大、工效低、耗时长、对接接口匹配精度及柱身垂直度均难以保证,即难以保证上方钢管柱的安装精度;除了不带法兰的钢管柱外,还有带法兰的钢管柱,带法兰的钢管柱可在厂内制造时将法兰盘焊接匹配,其现场对位连接安装精度较高,但两个对接接头的法兰盘之间的螺栓孔对位时间长、工效低,依然影响上下两部钢管柱的连接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将上方的钢管柱对位连接于下方的钢管柱时,存在功效低、耗时长,影响上下两部钢管柱的连接施工时间的问题,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柱对位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相邻的两个钢管柱(4),两个所述钢管柱(4)分别具有用于适配连接的接口一和接口二;/n所述接口一包含沿周向设置的若干定位夹具,所述接口二包含沿周向设有若干对应所述定位夹具的定位板(3);/n所述定位板(3)和所述定位夹具均竖向设置,所述定位板(3)用于适配连接于所述定位夹具的两个夹臂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柱对位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相邻的两个钢管柱(4),两个所述钢管柱(4)分别具有用于适配连接的接口一和接口二;
所述接口一包含沿周向设置的若干定位夹具,所述接口二包含沿周向设有若干对应所述定位夹具的定位板(3);
所述定位板(3)和所述定位夹具均竖向设置,所述定位板(3)用于适配连接于所述定位夹具的两个夹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柱对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具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板(7)、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板(7)两侧的所述夹臂,所述夹臂为夹板(1),所述支撑板(7)连接对应的所述钢管柱(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柱对位构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1)的间距从所述支撑板(7)到对应的所述定位板(3)逐渐变大,所述夹板(1)和所述定位板(3)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柱对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包括连接段(12)和导向段(11),所述导向段(11)为直角梯形板或直角三角形板,所述导向段(11)用于相邻所述钢管柱(4)的导向连接,所述连接段(12)为矩形板,所述连接段(12)连接所述支撑板(7),所述连接段(12)紧贴于对应所述钢管柱(4)的内壁或外壁设置,所述连接段(12)从对应的所述钢管柱(4)的端面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柱对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一能够替换为包含若干所述定位夹具和若干所述定位板(3),所述接口二能够替换为包含若干所述定位夹具和若干所述定位板(3),所述接口一的若干定位夹具分别对应所述接口二的若干所述定位板(3),所述接口一的若干所述定位板(3)分别对应所述接口二的若干所述定位夹具。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钢管柱对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一沿周向设有若干第一支撑牛腿(21)、所述接口二沿周向设有若干对应所述第一支撑牛腿(21)的第二支撑牛腿(22),所述第一支撑牛腿(21)和所述第二支撑牛腿(22)分别设有适配的对接面,所述第一支撑牛腿(21)的对接面伸出所述接口一的端面,所述第一支撑牛腿(21)用于对所述钢管柱(4)的径向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管柱对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牛腿(21)和所述第二支撑牛腿(22)均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为所述对接面,所述竖板贴紧并连接于对应所述钢管柱(4)的内壁或外壁。


8.一种钢管柱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罗刘于晖杨山肖泳江黄通张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