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75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机架,还包括连杆、导向筒、弹簧一、驱动件、切刀和压料组件,上述导向筒固连在机架上部处,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机架下部处,上述连杆竖直设置且连杆上端穿设在导向筒内,连杆中部与驱动件相连接,上述弹簧一套在连杆上且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连杆具有下移的趋势,上述切刀和压料组件均连接在连杆下端处,初始状态时压料组件伸出切刀下端,当压料组件与工作台接触后压料组件能回缩。本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化服装制作过程中,需要快速的对批量针织面料进行切边操作。现有作业均是通过人工切边实现,可以看出,人工切边其作业效率比较低。而且切边过程中还需要将针织面料按压,保证切边稳定性。由于其操作要求比较高,一旦针织面料没有被稳定按压就会导致切边处歪斜,导致切边稳定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导向筒、弹簧一、驱动件、切刀和压料组件,上述导向筒固连在机架上部处,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机架下部处,上述连杆竖直设置且连杆上端穿设在导向筒内,连杆中部与驱动件相连接,上述弹簧一套在连杆上且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连杆具有下移的趋势,上述切刀和压料组件均连接在连杆下端处,初始状态时压料组件伸出切刀下端,当压料组件与工作台接触后压料组件能回缩。本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创造性的将切刀和压料组件连接在连杆下部处。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连杆具有下移趋势,驱动件能间歇性的带动连杆上移。驱动件和弹簧一的配合作用,能使连杆频繁的上下移动。初始状态时压料组件位于切刀下部,切边作业时压料组件首先与工作台处的针织面料接触。连杆继续下移后,压料组件回缩,当然,此时压料组件还是将针织面料稳定压住。连杆下移至设定位置时,切刀与工作台处的针织面料接触,实现针织面料的切边作业。连杆上移后,压料组件复位,重新处于待切边作业状态。在上述的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中,所述连杆下部具有呈筒状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具有隔板且隔板将连接筒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腔体:连接腔一和连接腔二,上述切刀上端连接在连接腔一内,上述压料组件连接在连接腔二内。由于切刀连接在连接腔一内,压料组件连接在连接腔二内,这样的结构能避免切刀与压料组件相互影响,有效提高其稳定性。在上述的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中,所述连接筒的尺寸大于连杆尺寸,上述弹簧一下端抵靠在连接筒上端处。尺寸比较大的连接筒能稳定的与弹簧下端接触。在上述的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中,所述机架上固连有挡板,上述连杆穿设在挡板上且弹簧一上端抵靠在挡板上。挡板有两个作用:其一、对连杆起到适当的导向作用;其二、对弹簧上端限位。在上述的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和凸轮,上述连接筒侧壁具有凸出的凸肩,上述电机固连在机架上,上述凸轮与电机的转轴固连且凸轮抵靠在凸肩下部。由于凸轮抵靠在凸肩下部,电机带动凸轮连续转动过程中就能使连杆频繁的上下移动。在上述的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中,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杆和弹簧二,上述弹簧二和压杆上端均位于连接腔二内且在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压杆具有下移的趋势。在上述的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中,所述压杆下端固连有柔性的垫片。在上述的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中,所述垫片为橡胶片。在垫片的作用下能避免压杆与针织面料刚性接触,避免针织面料被压伤。在上述的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中,所述连接腔一内具有弹簧三,在弹簧三的作用下切刀具有下移的趋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由于在切边作业过程中压料组件会将针织面料稳定的压在工作台处,因此其切边作业稳定性比较高。只需要将针织面料输送至本切边装置下部的工作台处,驱动件就能使切刀和压料组件下移,因此,其自动化程度高,切边效率高。同时,切刀和压料组件均稳定连接在连杆下部处,因此,其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连杆;2a、连接筒;2a1、连接腔一;2a2、连接腔二;3、导向筒;4、弹簧一;5、电机;6、凸轮;7、切刀;8、挡板;9、压杆;10、弹簧二;11、垫片;12、弹簧三;13、凸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机架1,还包括连杆2、导向筒3、弹簧一4、驱动件、切刀7和压料组件,上述导向筒3固连在机架1上部处,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机架1下部处,上述连杆2竖直设置且连杆2上端穿设在导向筒3内,连杆2中部与驱动件相连接,上述弹簧一4套在连杆2上且在弹簧一4的弹力作用下连杆2具有下移的趋势,上述切刀7和压料组件均连接在连杆2下端处,初始状态时压料组件伸出切刀7下端,当压料组件与工作台接触后压料组件能回缩。所述连杆2下部具有呈筒状的连接筒2a,所述连接筒2a内具有隔板且隔板将连接筒2a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腔体:连接腔一2a1和连接腔二2a2,上述切刀7上端连接在连接腔一2a1内,上述压料组件连接在连接腔二2a2内。所述连接筒2a的尺寸大于连杆2尺寸,上述弹簧一4下端抵靠在连接筒2a上端处。所述机架1上固连有挡板8,上述连杆2穿设在挡板8上且弹簧一4上端抵靠在挡板8上。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5和凸轮6,上述连接筒2a侧壁具有凸出的凸肩13,上述电机5固连在机架1上,上述凸轮6与电机5的转轴固连且凸轮6抵靠在凸肩13下部。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杆9和弹簧二12,上述弹簧二12和压杆9上端均位于连接腔二2a2内且在弹簧二12的弹力作用下压杆9具有下移的趋势。所述压杆9下端固连有柔性的垫片11。所述垫片11为橡胶片。所述连接腔一2a1内具有弹簧三12,在弹簧三12的作用下切刀7具有下移的趋势。本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创造性的将切刀和压料组件连接在连杆下部处。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连杆具有下移趋势,驱动件能间歇性的带动连杆上移。驱动件和弹簧一的配合作用,能使连杆频繁的上下移动。初始状态时压料组件位于切刀下部,切边作业时压料组件首先与工作台处的针织面料接触。连杆继续下移后,压料组件回缩,当然,此时压料组件还是将针织面料稳定压住。连杆下移至设定位置时,切刀与工作台处的针织面料接触,实现针织面料的切边作业。连杆上移后,压料组件复位,重新处于待切边作业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导向筒、弹簧一、驱动件、切刀和压料组件,上述导向筒固连在机架上部处,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机架下部处,上述连杆竖直设置且连杆上端穿设在导向筒内,连杆中部与驱动件相连接,上述弹簧一套在连杆上且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连杆具有下移的趋势,上述切刀和压料组件均连接在连杆下端处,初始状态时压料组件伸出切刀下端,当压料组件与工作台接触后压料组件能回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导向筒、弹簧一、驱动件、切刀和压料组件,上述导向筒固连在机架上部处,上述驱动件固连在机架下部处,上述连杆竖直设置且连杆上端穿设在导向筒内,连杆中部与驱动件相连接,上述弹簧一套在连杆上且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连杆具有下移的趋势,上述切刀和压料组件均连接在连杆下端处,初始状态时压料组件伸出切刀下端,当压料组件与工作台接触后压料组件能回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下部具有呈筒状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具有隔板且隔板将连接筒分隔为左右相邻的两个腔体:连接腔一和连接腔二,上述切刀上端连接在连接腔一内,上述压料组件连接在连接腔二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面料的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的尺寸大于连杆尺寸,上述弹簧一下端抵靠在连接筒上端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君润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