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舷侧中组工装
本技术属于船舶舷侧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舷侧中组工装。
技术介绍
在船舶制造过程中,舷侧分段中组时,其合拢位置的作业高度在10米以上,需搭设施工作业平台。常规方法:分段吊装到位后,使用常规的脚手管搭设作业面,搭设后人员进入作业,待作业完工后,将平台拆除,平台重复搭、拆任务较重。公开日2016年6月8月、公开号为CN10564473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舷侧横缝施工平台,包括至少两个塔式工作平台以及位于相邻两个塔式工作平台之间的过桥梯,其中所述塔式工作平台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且工作空间依次减小的工作间,所述工作间包括架体以及支撑板,所述架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板,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之间均设有上下梯,位于底端的支撑板上方的任一个支撑板上均开有设于上下梯两端处的入口;所述过桥梯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塔式工作平台的同一高度的支撑板上。采用上述结构的塔式工作平台,底部支撑腿之间为固定连接。而舷侧分段中组时,一般将舷侧放倒,而甲板上的栏杆已焊接好并做好油漆。采用上述平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舷侧中组工装,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若干个平台,其特征是,底部平台(1)底部设有两个第一竖直支撑腿(2)、两个第二竖直支撑腿(3)、两个斜支撑腿(4),其中两个第一竖直支撑腿(2)、两个斜支撑腿(4)分别位于底部平台(1)的四角,第二竖直支撑腿(3)位于斜支撑腿(4)与对应的第一竖直支撑腿(2)之间;/n所述斜支撑腿(4)与对应的第二竖直支撑腿(3)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件(5);/n所述斜支撑腿(4)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舷侧中组工装,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若干个平台,其特征是,底部平台(1)底部设有两个第一竖直支撑腿(2)、两个第二竖直支撑腿(3)、两个斜支撑腿(4),其中两个第一竖直支撑腿(2)、两个斜支撑腿(4)分别位于底部平台(1)的四角,第二竖直支撑腿(3)位于斜支撑腿(4)与对应的第一竖直支撑腿(2)之间;
所述斜支撑腿(4)与对应的第二竖直支撑腿(3)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件(5);
所述斜支撑腿(4)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中组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可拆卸连接件(5)包括连接管(51)、连接管(51)两端的第一连接盘(52)、第二连接盘(53),第一连接盘(52)、第二连接盘(53)上对应设置第一连接片(54)、第二连接片(55),第一连接片(54)与第一连接盘(52)垂直设置,第二连接片(55)与第二连接盘(53)垂直设置;第一连接片(54)与斜支撑腿(4)螺栓连接,第二连接片(55)与第二竖直支撑腿(3)或斜支撑腿(4)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舷侧中组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片(54)、第二连接片(55)上分别设有腰形孔(56),腰形孔(56)沿连接管(51)长度方向设置。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伟,吕洪高,章印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扬州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