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71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9
一种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取甲壳素、壳聚糖、茶多酚、月桂酸混合,然后加入正庚烷、乳化剂,边搅拌边乳化;继续向乳化液中加入聚乙烯醇和水的混合液,将溶液温度加热,搅拌后保温,然后滴加盐酸和戊二醇,滴加后停止加热;向反应液中加入醋酸纤维素、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常温搅拌后制备成抗菌纤维,然后和绢丝混纺,然后纺织成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甲壳素、壳聚糖、茶多酚、月桂酸、正庚烷、乳化剂、聚乙烯醇、水、戊二醇、醋酸纤维素、N,N‑二甲基乙酰胺和丙酮联合后制备抗菌纤维,和绢丝混纺,然后纺织成面料。经过处理后的绢丝混合纤维抗菌效果好,且环境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和必需的,但也有小部分微生物可以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这些能导致人类和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成为病原微生物。人的皮肤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其中有些是对人体有益的菌,而有些则是致病菌,这些微生物从人体的分泌物、含水以及脱落的皮屑中获取营养,经历着生长、繁殖和死亡的新陈代谢过程。同时,由于汗水和分泌物中的脂肪酸、乳酸能杀死多种微生物,加上微生物之间相互残杀和灭活作用,构成了他们在数量上的平衡协调,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一旦这种平衡打破,造成菌种失调,少量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并通过皮肤、消化道以及生殖道黏膜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公开号为CN105239251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抗菌面料,由下述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成混纺面料:30-50份Lyocell纤维、10-30份涤纶长丝纤维、10-30份莫代尔纤维、10-30份亚麻纤维,混纺面料再经过抗菌后整理而成。该专利技术的面料,提高了面料抑菌率,且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按质量份计,取2~4份甲壳素、1~3份壳聚糖、0.5~0.8份茶多酚、0.5~1.5份月桂酸混合,然后加入10~20份正庚烷、0.02~0.08份乳化剂在40~50℃温度下边搅拌边乳化30~60 min;/n步骤二.继续向乳化液中加入4~6质量份聚乙烯醇和50~60质量份水的混合液,将溶液温度加热至45~55℃,搅拌30~45 min后保温,然后滴加加入5~7质量份40wt.%盐酸和1~3质量份戊二醇,滴加2~3 h后停止加热,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中性;/n步骤三.向步骤二反应液中加入5~7质量份醋酸纤维素、3~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质量份计,取2~4份甲壳素、1~3份壳聚糖、0.5~0.8份茶多酚、0.5~1.5份月桂酸混合,然后加入10~20份正庚烷、0.02~0.08份乳化剂在40~50℃温度下边搅拌边乳化30~60min;
步骤二.继续向乳化液中加入4~6质量份聚乙烯醇和50~60质量份水的混合液,将溶液温度加热至45~55℃,搅拌30~45min后保温,然后滴加加入5~7质量份40wt.%盐酸和1~3质量份戊二醇,滴加2~3h后停止加热,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中性;
步骤三.向步骤二反应液中加入5~7质量份醋酸纤维素、3~8质量份N,N-二甲基乙酰胺、4~7质量份丙酮,300~450r/min常温搅拌3~4h得静电纺丝液;
步骤四.在静电纺丝机中制备抗菌纤维,和绢丝混纺,混纺比为(10~20):(80~90),然后纺织成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乳化剂为span-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拂晓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瑞升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