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原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蛋白质改性再生纤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61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蛋白质改性再生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蛋白质粉末制备蛋白质浓度为8~25%的蛋白质溶液,使用纤维素原料制备纤维素浓度为15~35%的纤维素溶液;S2:将纤维素溶液与蛋白质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S3:将混合液加热至85~115℃,并添加偶联剂与二氧化钛粉末;S4:在85~115℃的温度下对混合液进行搅拌得到纺丝原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的过程中,通过添加偶联剂与二氧化钛,可改善蛋白分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的界面性能,提高界面的粘合性,以提高纤维的整体强度,同时二氧化钛粉末作为一种白色颜料,不仅可避免成品纤维原色发黄,同时可起到较好的紫外线掩蔽作用,使纤维制品具备一定的防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蛋白质改性再生纤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是一种制备蛋白质改性再生纤维的方法。
技术介绍
蛋白质再生纤维是用动、植物蛋白与高分子聚合物共混或接枝共聚,再经后加工处理制得的一种复合纤维材料。常用的动物蛋白有:牛奶蛋白、角蛋白、鸡蛋清蛋白等;常用的植物蛋白有大豆蛋白、花生蛋白、菜籽蛋白等;常用的高分子聚合物有聚乙烯醇、聚丙烯腈和再生纤维素等。蛋白质再生纤维及其纺织品具有优良的亲肤性,体感滑爽、舒适,尤其适合做成贴身内衣、儿童服饰和高档纺织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动、植物蛋白原料经过脱脂、粉碎等过程处理,得到适宜纺丝用的蛋白质原料。蛋白质用碱性溶液在一定温度和pH值环境下溶解得到蛋白质溶液,蛋白质溶液与高分子聚合物混合后制备成纺丝原液进行纺丝,再经相应的后加工处理,得到蛋白质再生纤维原纤。但是现有的蛋白质再生纤维的聚合度较低,导致纤维分子结构的牢固度较差,使得由其制成的纺织品易起球、使用寿命短,且原色发黄、染色时易出现色差,而且与染料的亲和力差,水洗后易褪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蛋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蛋白质改性再生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使用蛋白质粉末制备蛋白质浓度为8~25%的蛋白质溶液,使用纤维素原料制备纤维素浓度为15~35%的纤维素溶液;/nS2:将纤维素溶液与蛋白质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nS3:将混合液加热至85~115℃,并添加偶联剂与二氧化钛粉末;/nS4:在85~115℃的温度下对混合液进行搅拌得到纺丝原液,其中,搅拌速度800~1200r/min,搅拌时长0.5~3h;/nS6:将纺丝原液进行脱泡、过滤处理后,经喷丝头挤出形成纺丝细流;/nS7:纺丝细流经过无尘湿空气层后进入凝固浴液凝固成型,得到初纤维;/nS8:对初纤维进行拉伸、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蛋白质改性再生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蛋白质粉末制备蛋白质浓度为8~25%的蛋白质溶液,使用纤维素原料制备纤维素浓度为15~35%的纤维素溶液;
S2:将纤维素溶液与蛋白质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
S3:将混合液加热至85~115℃,并添加偶联剂与二氧化钛粉末;
S4:在85~115℃的温度下对混合液进行搅拌得到纺丝原液,其中,搅拌速度800~1200r/min,搅拌时长0.5~3h;
S6:将纺丝原液进行脱泡、过滤处理后,经喷丝头挤出形成纺丝细流;
S7:纺丝细流经过无尘湿空气层后进入凝固浴液凝固成型,得到初纤维;
S8:对初纤维进行拉伸、缩醛处理、水洗、上油、烘干、卷曲定型和切断程序,制成蛋白质再生纤维;
S9:将蛋白质再生纤维与六碳糖共浴处理,通过席夫碱反应在蛋白质再生纤维上接枝六碳糖;
S10:对接枝六碳糖后的蛋白质再生纤维进行水洗后,以己糖激酶和三磷酸腺苷进行处理,得到蛋白质改性再生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蛋白质改性再生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云雷杨红英卢士艳周金利杨志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