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纺丝法制备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工材料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电纺丝法制备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银基电接触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由于纯银的抗熔焊性比较差,在电接触材料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粘死的现象,影响电器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在银基体中添加MeO增强相来改善电接触材料的电性能,如抗熔焊性,电寿命以及耐电弧烧损等。银氧化锡(AgSnO2)主要由银基体和氧化锡增强相(SnO2)组成,为了进一步改善电接触材料的接触电阻、耐电弧侵蚀性能和抗熔焊能力需要添加微量的金属氧化物如Bi2O3、CuO、In2O3、Sb2O3等。目前AgSnO2电接触材料制备方法可分为合金内氧化法、合金粉末预氧化法、化学法和机械混粉法等工艺。机械混粉法是将银粉与氧化锡以及微量添加物通过机械混合的方式混合均匀,然后通过后续的等静压、烧结、挤压、拉拔、退火等步骤生产出丝材或片材触点。该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混粉后制备的材料组织均匀细小,但对于过细的粉末容易发生团聚,影响混粉的质量。内氧化法是将银、锡以及添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纺丝法制备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制备含S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纺丝法制备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含Sn4+、In3+的金属盐溶液,金属盐溶液中Sn4+离子与In3++离子的摩尔比为2.5~4:1;并在其中逐滴加入经过氨水调过pH值为9的络合剂,同时施加充分搅拌,络合剂与Sn4+离子的摩尔比为2~4:1,获得中间体溶液;
步骤2,将PVP溶于无水乙醇中,PVP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5:1,获得PVP/乙醇纤维成型剂,并将其缓慢加入步骤1的中间体溶液中,中间体溶液与PVP/乙醇纤维成型剂的体积比为5~10:1,边搅拌边加入,保持混合液pH值为10.5的同时,加入现配的0.5mol/L的银氨溶液,银氨溶液与PVP/乙醇纤维成型剂的体积比为8~12:1,获得前驱体纺丝液;
步骤3,将步骤2配制好的前驱体纺丝液装入静电纺丝装置的注射器中,施加电压45~55KV进行纺丝,然后将获得半成品纤维收集起来,然后在干燥箱中烘干再进行热处理,最终获得银氧化锡纤维;
步骤4,将步骤3获得的银氧化锡纤维经过传统的冲断压制-烧结-热镦-挤压-拉拔工艺制备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法制备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含Sn4+、In3+的金属盐溶液为含Sn4+、In3+的可溶性硝酸盐、氯酸盐或者硫酸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亮,高波,尹俊太,孙悦,刘壮,付海洋,李魁,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