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剑麻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剑麻又名菠萝麻,龙舌兰科龙舌兰属,是一种多年生热带硬质叶纤维作物,其原产墨西哥,现主要在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等地种植,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硬质纤维。剑麻纤维质地坚韧,耐磨、耐盐碱、耐腐蚀,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世界剑麻进出口贸易在不断增长,而中国目前自产的剑麻纤维却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并且随着剑麻纤维用途的不断增加,中国每年都在增加剑麻纤维的进口量。同时剑麻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由剑麻叶片制取纤维的过程,大多用机械剥制加工。工艺流程是:叶片削尖→刮麻→脱胶与脱水(捶打与压水)→烘干→脱糠→打包。现代化的剑麻加工厂为机械化流水作业生产,加工厂规模较大。①削尖。削去叶片顶刺,可提高纤维质量。通常使用叶片削尖机。②刮麻。将叶片喂入刮麻机,使叶肉、叶汁和叶渣与纤维分离。使用的刮麻机有多种,最高产量可加工鲜叶250~450吨/台·班。纤维占鲜叶重量的比例约为3.5%~6%。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包括机身主体(1)、料铲(2)、初压装置(3)、发动机、压榨装置、以及收集斗(4),所述料铲(2)上面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料装置(20),其特征在于:/n所述料铲(2)的下部边缘设置有料铲斗齿(21),所述料铲斗齿(21)为栅格镂刻结构;/n所述料铲(2)的下部设置有辊子传输装置(22),所述辊子传输装置(22)位于所述料铲斗齿(21)与所述上料装置(20)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包括机身主体(1)、料铲(2)、初压装置(3)、发动机、压榨装置、以及收集斗(4),所述料铲(2)上面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上料装置(20),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铲(2)的下部边缘设置有料铲斗齿(21),所述料铲斗齿(21)为栅格镂刻结构;
所述料铲(2)的下部设置有辊子传输装置(22),所述辊子传输装置(22)位于所述料铲斗齿(21)与所述上料装置(2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压装置(3)及压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该收集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顶部敞口的容器结构,其固定在机身主体(1)上且位于初压装置(3)及压榨装置的正下方,用于收集剑麻受到挤压后流出的液体和胶质;
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泵,该泵的出口设置有软管,软管与收集囊连接;所述收集囊放置在所述收集斗(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囊采用柔质不透水材料制成密闭容器结构,该收集囊上设置有一料口,所述料口与所述软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剑麻纤维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子传输装置(22)包括辊子支架(220)、辊子(221)、电机支架(222)、电机(223)、蜗杆(224);
所述辊子支架(220)呈长方框状结构,该辊子支架(220)的两根长边上对称、均匀开设有多个辊子支撑孔(2200),所述辊子支撑孔(2200)内可转动设置有所述辊子(221);所述辊子支架(220)的两根宽边上对称开设有蜗杆孔(2201),所述蜗杆孔(2201)内可转动设置有所述蜗杆(224);
所述辊子支架(220)的一根宽边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电机支架(222),所述电机支架(222)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电机(223);
所述电机(223)的输出转轴与所述蜗杆(22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所述辊子(221)的中部设置有蜗轮(2210),所述蜗轮(2210)与所述蜗杆(224)相互啮合。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覃旭,彭欣怡,金刚,黄显雅,杨祥燕,吴密,刘明,陈庆南,陆勇,晏洪钟,崔明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