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62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式镗床,包括动力单元、机头;动力单元包括第一皮带轮,用于输出经减速的扭矩;机头与动力单元分体设置,包括第二皮带轮、刀杆、进给装置;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刀杆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通过第二皮带轮带动旋转;进给装置分别与第二皮带轮、刀杆连接,实现刀杆的进给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单元及机头分体设置,机头包括进行切削作业的刀杆及进给作业的进给装置;机头的切削作业的动力及进给装置的动力均由动力单元提供;机头只设置用于镗孔作业的结构,使机头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体积小使加工较小空间结构处的孔更加方便;重量轻使移动式镗床在高空作业时更加容易搬运及固定,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镗床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移动式镗床。
技术介绍
一般在大型船舶轴系建造过程中,艉轴、中间轴等轴类部件在制作加工完成后通过法兰连接;由于相互连接法兰的螺栓孔加工要求很高,所以需要中间轴和艉轴连接起来后一起加工。由于艉轴与中间轴等轴类部件连接后整体长度比较长,体积较大,搬运及放置都比较困难;由于其长度较长体积较大,使其在车间加工难度较大,所以现在一般通过可移动的镗床进行加工。现有的移动式镗床有动力和控制装置与机头分开设置的结构,但是其进给仍需机头提供进给动力,加重机头的重量,使其搬运、固定及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镗床,将动力与机头完全分开,使机头的搬运、固定及操作更加的方便,提高作业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移动式镗床,包括动力单元、机头;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第一皮带轮,用于输出经减速的扭矩;所述机头与所述动力单元分体设置,包括第二皮带轮、刀杆、进给装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刀杆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皮带轮带动旋转;所述进给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刀杆连接,实现所述刀杆的进给动作。进一步的,还包括蜗杆、蜗轮;所述蜗杆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刀杆同轴连接,且与所述刀杆同角速度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机头还包括底座;所述刀杆与所述底座连接,且相对所述底座可转动且可直线移动;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进给齿轮、进给丝母;所述刀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进给丝母连接适配的螺纹丝;所述进给丝母安装在所述刀杆上;所述进给齿轮可旋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分别与所述蜗轮、所述进给丝母传动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进给传动装置,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转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蜗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所述进给齿轮分别与所述转轴同轴连接,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进给齿轮同轴同角速度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连接,且为可解除啮合安装。进一步的,所述进给装置还包括调速装置;所述转轴为花键转轴;所述进给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滑动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包括第一速度齿轮、第二速度齿轮,其均与所述蜗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调速装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连接,用于调整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沿其轴线移动,与所述第一速度齿轮连接或者与所述第二速度齿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速装置包括拨叉、拨叉齿条、拨叉齿轮、挂挡手把;所述拨叉的一端与所述拨叉齿条固定连接;所述拨叉齿条与所述拨叉齿轮啮合安装;所述拨叉齿轮与所述挂挡手把连接;旋转所述挂挡手把使所述拨叉齿轮转动,带动所述拨叉齿条及所述拨叉直线移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设置有径向凹槽;用于安装所述拨叉的另一端。进一步的,所述进给装置还包括手动进给手柄,其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速度齿轮与所述第二速度齿轮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空隙大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齿宽;当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位于所述空隙内时,转动所述手动进给手柄实现手动进给。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设置有连接板,用于与被加工件或者工装支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移动式镗床将动力单元及机头分体设置,机头包括进行切削作业的刀杆及进给作业的进给装置;机头的切削作业的动力及进给装置的动力均由动力单元提供;机头部分只设置用于镗孔作业的结构,使机头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机头的体积小使本移动式镗床加工较小空间结构处的孔更加的方便;重量轻使移动式镗床在高空作业时更加容易搬运及固定,提高作业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移动式镗床的一种实施例的正向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移动式镗床的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移动式镗床的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图4是图3中的B处放大图;图5是图3中的进给调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二皮带轮;2、刀杆;3、蜗杆;4、蜗轮;5、进给齿轮;6、进给丝母;7、第一传动齿轮;8、第二传动齿轮;9、转轴;10、手动进给手柄;20、底座;30、调速装置;21、螺纹丝;71、第一速度齿轮;72、第二速度齿轮;73、空隙;81、凹槽;201、连接板;301、拨叉;302、拨叉齿条;303、拨叉齿轮;304、挂挡手把;305、转动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至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图2、图3、图4及图5,本技术的一种移动式镗床包括动力单元、机头;动力单元与机头分体设置,为机头提供动力。动力单元包括第一皮带轮,用于输出经减速后的扭矩。机头包括第二皮带轮1、刀杆2、进给装置。第二皮带轮1与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进行动力传送。刀杆2与第二皮带轮1传动连接,通过第二皮带轮1带动旋转,实现安装在刀杆2上的刀具旋转进行镗孔作业。进给装置分别与第二皮带轮1、刀杆2传动连接,由第二皮带轮1的动力带动刀杆2进行进给运动,完成镗孔作业在孔的长度方向的进给。本技术的移动式镗床将动力单元及机头分体设置;机头包括进行切削作业的刀杆2及进给作业的进给装置;机头的切削作业的动力及进给装置的动力均由动力单元提供;机头部分只设置用于镗孔作业的结构,使机头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机头的体积小使本移动式镗床加工较小空间结构处的孔更加方便;重量轻使移动式镗床在高空作业时更加容易搬运及固定,提高作业效率。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一种移动式镗床的结构特点及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图4及图5,移动式镗床包括蜗轮4、蜗杆3、底座20;蜗杆3与第二皮带轮1同轴固定连接,且可转动安装在底座20上。刀杆2与底座20连接,使刀杆2可相对底座20沿其轴线移动及绕其轴线转动;蜗轮4与刀杆2同轴连接,当蜗轮4绕其轴线转动时,刀杆2与蜗轮4同角速度绕其轴线转动。本实施例的刀杆2切削动力由第二皮带轮1通过蜗轮4与蜗杆3传动实现,使传动比的设计更加准确及传动更加的稳定。优选的,蜗轮4与刀杆2通过花键可滑动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图4及图5,进给装置包括进给齿轮5、进给丝母6;进给齿轮5可转动安装在底座20上;并通过传动装置与蜗轮4连接,使进给齿轮5绕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动力单元,其包括第一皮带轮,用于输出经减速的扭矩;/n机头,其与所述动力单元分体设置,包括第二皮带轮、刀杆、进给装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刀杆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皮带轮带动旋转;所述进给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刀杆连接,实现所述刀杆的进给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单元,其包括第一皮带轮,用于输出经减速的扭矩;
机头,其与所述动力单元分体设置,包括第二皮带轮、刀杆、进给装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刀杆与所述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皮带轮带动旋转;所述进给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皮带轮、所述刀杆连接,实现所述刀杆的进给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蜗杆、蜗轮;所述蜗杆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刀杆同轴连接,且与所述刀杆同角速度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还包括底座;所述刀杆与所述底座连接,且相对所述底座可转动且可直线移动;
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进给齿轮、进给丝母;所述刀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进给丝母连接适配的螺纹丝;所述进给丝母安装在所述刀杆上;所述进给齿轮可旋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分别与所述蜗轮、所述进给丝母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给传动装置,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转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蜗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所述进给齿轮分别与所述转轴同轴连接,使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进给齿轮同轴同角速度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连接,且为可解除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圣歆宋强胡航曹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