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铸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58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7
一种高纯铸型装置,涉及铸型技术领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化料装置和冷却成型装置,所述冷却成型装置包括隔热壳体、注料装置、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用于降低温度的冷却装置和用于产生震动使铸件脱离模具的辅助脱模装置;所述化料装置、冷却成型装置和存料箱均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连接有三通管的第一端,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和第三端上分别设置有真空阀门和进气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物料在高温下被氧化而降低纯度;在同一个设备中将铸型中的原料熔融、浇筑、冷却和储存等工序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流水线式的作业,减少中间产物的周转时间,提高了铸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纯铸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铸型
,尤其涉及一种高纯铸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制造、冶炼工艺中需要使用或添加尺度较小的块状或者粒状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常的方法是铸成大块再进行人工或者机械破碎成小块,具有比较严重的缺点,一是在熔融的高温状态下,物料的分子运动比较剧烈,化学性质也较为活泼,容易受到空气氧化而降低纯度,二是材料损耗较大,工人劳动强度高,三是在破碎过程中容易掺入杂质,影响物料的纯度,四是破碎后得到的物料块度或者粒度不均匀,需要增加分级措施,否则会对工艺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易被氧化、材料损耗大、纯度降低、块度或粒度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纯铸型装置。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纯铸型装置,包括化料装置、冷却成型装置和存料箱,所述冷却成型装置包括隔热壳体、注料装置、输送装置;所述注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隔热壳体内的积液腔和设置在所述隔热壳体外的电动推杆,所述化料装置通过滴料管连接到所述积液腔,所述积液腔底部设置有滴料嘴,所述电动推杆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纯铸型装置,包括化料装置(1)、冷却成型装置(2)和存料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成型装置(2)包括隔热壳体(21)、注料装置(22)、输送装置(23);/n所述注料装置(22)包括设置在所述隔热壳体(21)内的积液腔(221)和设置在所述隔热壳体(21)外的电动推杆(222),所述化料装置(1)通过滴料管(11)连接到所述积液腔(221),所述积液腔(221)底部设置有滴料嘴(2211),所述电动推杆(222)设置有连接杆(2221),所述连接杆(2221)穿过所述隔热壳体(21)且连接有伸入所述滴料嘴(2211)内的堵料头(223);/n所述输送装置(23)包括机架(2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纯铸型装置,包括化料装置(1)、冷却成型装置(2)和存料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成型装置(2)包括隔热壳体(21)、注料装置(22)、输送装置(23);
所述注料装置(22)包括设置在所述隔热壳体(21)内的积液腔(221)和设置在所述隔热壳体(21)外的电动推杆(222),所述化料装置(1)通过滴料管(11)连接到所述积液腔(221),所述积液腔(221)底部设置有滴料嘴(2211),所述电动推杆(222)设置有连接杆(2221),所述连接杆(2221)穿过所述隔热壳体(21)且连接有伸入所述滴料嘴(2211)内的堵料头(223);
所述输送装置(23)包括机架(231)、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231)两端的驱动轮(232)和从动轮(233)、传动连接在所述驱动轮(232)和从动轮(233)上的传送带(234)以及和所述驱动轮(232)传动连接的动力装置,所述传送带(234)上沿长度方向可拆连接有多个等距排列的模具(4);所述输送装置(23)靠近所述从动轮(23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滴料嘴(2211)底部,且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集料斗(25),所述存料箱(3)设置在所述集料斗(25)底部;
所述输送装置(23)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用于降低温度的冷却装置(24)和用于产生震动使铸件脱离模具的辅助脱模装置(26);
所述化料装置(1)、冷却成型装置(2)和存料箱(3)均设置有通气管(6),所述通气管(6)连接有三通管(7)的第一端,所述三通管(7)的第二端和第三端上分别设置有真空阀门(71)和进气阀门(72),所述真空阀门(71)通过真空管道连接有真空泵,所述进气阀门(72)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有保护气氛充填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铸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位置传感器(5)、角速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计时器;所述位置传感器(5)用于检测所述滴料嘴(2211)底部有无模具(4),所述角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驱动轮(232)上;所述控制器和所述位置传感器(5)、角速度传感器、计时器、电动推杆信号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奎铃卢双斌魏强罗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兴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