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膜防水材料、双组分喷膜防水材料及其使用方法,喷膜防水材料可以组成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盐单体溶液100~130份;B组分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盐单体溶液100份,改性硅酮0.5~5份,保湿剂0.01~0.1份,填料5~20份;其使用方法:(1)A组分中加入A引发剂形成A混合液,B组分中加入B引发剂形成B混合液;(2)A混合液和B混合液经双缸喷射设备同时喷出;(3)两种混合液在喷射距离40~50cm的交点处混合并引发聚合反应形成凝胶而粘结于基面形成膜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硅酮的粘结性与聚丙稀酸盐的粘接性叠加,增加了防水膜层的粘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膜防水材料、双组分喷膜防水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材料,尤其是一种喷膜防水材料、双组分喷膜防水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技术是一项由成膜材料、喷膜设备、施工工艺、检测方法构成的系统技术。主要包括成膜材料的配方、喷射设备和喷射工艺三大方面。成膜材料是由丙烯酸盐溶液配置而成的双组分主液(A、B组分),通过专用设备输送至喷枪,两种液体在空气中瞬间发生聚合反应、快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弹性防水膜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很多关于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材料的专利,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485337A的一种硅烷改性的喷膜防水材料,其原料分为A组分和B组分,其A组分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丙烯酸镁单体溶液、高岭土、白炭黑、碳酸钙、碱性调节剂;其B组分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丙烯酸镁单体溶液、高岭土、白炭黑、碳酸钙、酸性调节剂。又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710849A一种喷膜防水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镁单体溶液100份,乙二胺四乙酸四钠0.01-0.1份,乙酸铜0.01-0.1份,白炭黑2-20份,碳酸钙2-20份。该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喷膜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乙酸铜加入丙烯酸镁单体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白炭黑和碳酸钙,接着用高速分散机进行搅拌得到喷膜防水材料。上述喷膜防水材料通常情况下能够满足一般的防水要求,但是在雨季施工或者喷膜后浸水等条件下,由于存在防水膜层短期内粘结性不足、在浸水情况下易起鼓脱开,使防水膜层的防水性能及抗窜水能力下降;喷膜后干燥速度过快导致干裂等问题,对前后工序要求严格且要保水养护而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膜防水材料、双组分喷膜防水材料及其使用方法,硅酮的粘结性与聚丙稀酸盐的粘接性叠加,增加了防水膜层的粘结性;防水膜层表面光滑平整,膜密度增加、表面积减少,失水性降低,延长防水膜层干燥时间;提高了防水膜层的韧度,防止防水膜层因干燥开裂,由于韧性增加,即使干燥也不开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喷膜防水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作为改进,所述丙烯酸盐单体溶液为丙烯酸镁单体溶液;所述改性硅酮为水溶性硅酮;所述填料为白炭黑、滑石粉和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改进,所述保湿剂为甘油、氨基酸、乳酸钠、尿素、羟乙基脲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双组份喷膜防水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盐单体溶液100~130份;B组分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作为改进,所述丙烯酸盐单体溶液为丙烯酸镁单体溶液;所述改性硅酮为水溶性硅酮;所述填料为白炭黑、滑石粉和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改进,所述保湿剂为甘油、氨基酸、乳酸钠、尿素、羟乙基脲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是:一种双组分喷膜防水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原料按重量份包括:B组分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作为改进,所述丙烯酸盐单体溶液为丙烯酸镁单体溶液;所述改性硅酮为水溶性硅酮;所述填料为白炭黑、滑石粉和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改进,所述保湿剂为甘油、氨基酸、乳酸钠、尿素、羟乙基脲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种双组分喷膜防水材料的使用方法,(1)A组分中加入A引发剂形成A混合液,B组分中加入B引发剂形成B混合液;(2)A混合液和B混合液经双缸喷射设备同时喷出;(3)两种混合液在喷射距离40~50cm的交点处混合并引发聚合反应形成凝胶而粘结于基面形成膜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改性硅酮、作为保湿剂的羟乙基脲、丙烯酸盐单体溶液和作为填料的滑石粉、碳酸钙等均是无毒物质,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所以更环保;2、改性硅酮能与丙烯酸盐单体溶液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使防水材料聚合后所形成防水膜层能够快速产生与基面、原防水膜层的粘结力,有利于下道工序的施工,提高施工效率;改性硅酮提高防水膜层粘结的强度,加快粘接强度的形成,能够防止防水膜层内水侵润而发生起鼓和脱落;加入改性硅酮的聚丙烯酸防水膜层能与后浇混凝土形成一定的粘接力,提高防水膜层的抗窜水能力;改性硅酮能够提高防水膜层的韧性和强度,不容易被钢筋等钝物碰撞损坏,同时提高耐植物根系穿透的能力;3、改性硅酮能够明显降低摩擦系数,改善表面光洁平滑度,提高耐磨性及耐刮擦性,与丙烯酸盐单体溶液混合后能提高防水材料表面润滑性,改善防水材料主液在喷射设备中的堵塞情况;4、羟乙基脲具有显著的保湿效果,有效延缓水分蒸发,延迟防水膜层干燥时间,防止在特定环境下防水膜层因失水干燥而脆硬,与改性丙酮一起使用,有效防止防水膜脆裂,减少后期养护,保证施工质量;5、改性硅酮能够改善防水膜层表面光滑度和平整性,表面光滑的防水膜层能够降低水分流失,同时起到延缓防水膜层的干燥时间作用,并使防水膜层能干而不裂,保证防水膜层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双缸喷射设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喷膜防水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丙烯酸盐单体溶液100份、改性硅酮0.5~5份、保湿剂0.01~0.1份和填料5~20份。所述丙烯酸盐单体溶液为丙烯酸镁单体溶液。所述改性硅酮为水溶性硅酮,改性硅酮为白色粉末且能溶于水,其硅酮含量为大于85%。所述填料为白炭黑、滑石粉和碳酸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其中白炭黑的含量为0.1~2份,添加填料的目的在于能够增加防水膜层的固态成型性能,使防水膜层符合防水技术要求。所述保湿剂为甘油、氨基酸、乳酸钠、尿素、羟乙基脲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选用水溶无毒的羟乙基脲。本专利技术防水材料使用时分成A组分和B组分,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1)A组分中加入A引发剂形成A混合液,B组分中加入B引发剂形成B混合液;(2)A混合液和B混合液经双缸喷射设备同时喷出;(3)两种混合液在喷射距离40~50cm的交点处混合形成凝胶而粘结于基面形成膜层。由于喷膜主液为水性且粘度较大,如图1所示,采用双缸喷射设备,其包括车架1、涂料泵6和气缸马达2,集成在车架1上,车架1能稳定的立在地面上,具有移动的灵活性,并使设备平稳运行,气缸马达2带动两个并排竖直设置的涂料泵3,连接进料管路31和与喷枪连接的出料管路32,通过喷枪将两组分液体喷出并混合形成喷涂膜。涂料泵3柱塞阀体组件和活塞杆与气缸马达2的气缸活塞通过连接件4同时与两个涂料泵3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连接件4两端分别与气缸活塞和两个涂料泵3的活塞杆连接,可实现两个涂料泵3的喷涂压力及流量一致,两组分的混合比例波动小,保证喷涂膜质量。涂料缸的内壁设有陶瓷涂层,使涂料泵产生的热量小,大大减少丙烯酸盐涂料因高温在金属表面的沉积造成的堵塞;陶瓷涂层几乎不会与涂料成分形成化学反应,对涂料性能影响小,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膜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膜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膜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盐单体溶液为丙烯酸镁单体溶液;所述改性硅酮为水溶性硅酮;所述填料为白炭黑、滑石粉和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膜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为甘油、氨基酸、乳酸钠、尿素、羟乙基脲中的一种或几种。
4.一种双组份喷膜防水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特征在于:
A组分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丙烯酸盐单体溶液100~130份;
B组分原料按重量份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组分喷膜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盐单体溶液为丙烯酸镁单体溶液;所述改性硅酮为水溶性硅酮;所述填料为白炭黑、滑石粉和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组分喷膜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锋,秦海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嘉洲兴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