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泡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泡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烯烃具有密度低、易加工、力学性能优异、耐化学品、易回收等优点,已获得广泛应用。发泡PS塑料难回收、PU发泡材料残存异氰酸酯有害物等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联合国环保组织已决定2005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停止生产和使用发泡PS,在此背景下发泡PE、发泡PP获得了巨大发展空间。聚乙烯特别是低密度聚乙烯,在过氧化物作用下,很容易形成交联,特别适合发泡。但PP材料大分子链相对规整,支链少且短,使用过氧化物也较难形成交联,因此PP发泡存在较大技术难度。除了聚丙烯自身难形成交联点外,化学发泡剂在聚丙烯中的分散也是影响发泡效果的关键因素。化学发泡剂与聚丙烯的混合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粉料形态;二、母粒形态。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首先,粉料形态时,发泡剂在PP熔体中分散很好,但在加工的下料过程中,由于粉体比重大,容易与PP颗粒产生分级,造成发泡不均匀,另外,在发泡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气体逃逸过快,表面气泡多的问题;母粒形态时,与聚丙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泡剂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母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40~75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粉、25~60重量份的发泡剂和0.2~2重量份的助剂,所述发泡剂为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碳酸氢钠,所述聚丙烯树脂粉的平均粒径为0.5~1.5mm,所述聚丙烯树脂粉的堆积密度为0.32~0.42g/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剂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母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40~75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粉、25~60重量份的发泡剂和0.2~2重量份的助剂,所述发泡剂为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碳酸氢钠,所述聚丙烯树脂粉的平均粒径为0.5~1.5mm,所述聚丙烯树脂粉的堆积密度为0.32~0.42g/c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剂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粉和所述发泡剂的重量比为(50~65):(3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剂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粉和所述发泡剂的重量比为(50~60):(40~5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发泡剂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抗氧剂、光稳定剂、润滑剂中的至少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佳旭,黄险波,叶南飚,吴国峰,俞飞,李伟,陈嘉杰,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