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矿用固态水溶性双组份堆积隔离防灭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用防灭火材料及制备方法,特别是新型矿用固态水溶性双组份堆积隔离防灭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矿井火灾是威胁我国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尤其是小窑整合矿井以及受煤层赋存、地质条件等方面影响较为严重的矿井表现的更为突出,前者主要是因为小煤窑任意掘进开采,形成大量纵横交错的老采空区、老巷道,巷道年久失修导致保护煤柱与巷道围岩煤岩体生成大量裂隙,甚至造成大面积采空区相互串通等因素造成的小窑火;后者主要是采动影响下的层间漏风,煤层裂隙漏风,废旧巷道或措施巷漏风,漏顶、片帮、采空区坍塌等造成的自然发火,目前,通常采取降温、惰化、隔离等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其中,注浆充填防灭火技术因其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效果可靠等优点,在前述小窑火与矿井自然发火防治等
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该技术目前也存在使用黄土粉煤灰等传统浆材浆液流动性强、板结时间长且控制难度大、不易密实接顶、充填区域顶部空间易形成漏风通道等弊端,即使在掺加胶凝剂、速凝剂等添加剂情况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矿用固态水溶性双组份堆积隔离防灭火材料,其特征在于:由A、B两种组份构成,A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异氰酸酯70~80份,强化剂10~16份,一氟二氯乙烷5~8份,催化剂2~5份;B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聚酯多元醇50~60份,促凝剂13~15份,胶粘剂5~8份,乙二醇7~9份,三乙醇胺5~7份,相变材料9~14份,催化剂2~4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矿用固态水溶性双组份堆积隔离防灭火材料,其特征在于:由A、B两种组份构成,A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异氰酸酯70~80份,强化剂10~16份,一氟二氯乙烷5~8份,催化剂2~5份;B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聚酯多元醇50~60份,促凝剂13~15份,胶粘剂5~8份,乙二醇7~9份,三乙醇胺5~7份,相变材料9~14份,催化剂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矿用固态水溶性双组份堆积隔离防灭火材料,其特征在于:在A组份中,所述强化剂为磷酸三氯乙酯,催化剂为辛酸亚锡;在B组份中,所述促凝剂为三氧化二锑,胶粘剂为氢化蓖麻油,相变材料为磷酸钠,催化剂为三亚乙基二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矿用固态水溶性双组份堆积隔离防灭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份与B组份质量比为1∶1;A组份和B组份总体积与加入水的体积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矿用固态水溶性双组份堆积隔离防灭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密度1.22~1.25g/cm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矿用固态水溶性双组份堆积隔离防灭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三氯乙酯1.42g/cm3,氯含量36.7%,磷含量10.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矿用固态水溶性双组份堆积隔离防灭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贵生,王刚,杨平,唐辉,王帅,柳东明,梁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