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之后,出现的一种力学性能、耐久性能都非常优越的建筑材料。其中,传统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存在隔热性能较差等问题,虽然将活性粉末混凝制成泡沫结构可以提高隔热性能,但是其存在强度较低问题。因此,目前亟待研究一种具有高强度、隔热性能好的活性粉末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其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水泥40~60份、粉煤灰5~15份、改性玻璃纤维5~10份、氧化锡锑1~5份、减水剂0.1~2份、水5~15份;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表面上通过静电吸附有纳米无机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水泥45~55份、粉煤灰8~12份、改性玻璃纤维7~9份、氧化锡锑2~4份、减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水泥40~60份、粉煤灰5~15份、改性玻璃纤维5~10份、氧化锡锑1~5份、减水剂0.1~2份、水5~15份;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表面上通过静电吸附有纳米无机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水泥40~60份、粉煤灰5~15份、改性玻璃纤维5~10份、氧化锡锑1~5份、减水剂0.1~2份、水5~15份;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表面上通过静电吸附有纳米无机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水泥45~55份、粉煤灰8~12份、改性玻璃纤维7~9份、氧化锡锑2~4份、减水剂0.5~1份、水8~12份;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表面上通过静电吸附有纳米无机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减水剂和/或萘磺酸盐减水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纳米无机材料与增电剂进行混合,得到改性粉末;
将改性粉末通过高压静电工艺喷涂在玻璃纤维上,得到改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