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10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料机,包括料斗组件和控制柜,料斗组件包括料斗、螺纹套和套筒组件,料斗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螺纹套连接在料斗的开口端,套筒组件和螺纹套相连接,套筒组件内安装的样瓶和料斗相连通;控制柜内连接有原动装置,原动装置的输出端贯穿控制柜和料斗相连接;原动装置工作带动料斗组件转动,对样瓶内的物料混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混料机通过将样瓶和料斗相连通,转动料斗即能够实现样瓶里的样品进入料斗进行混合,料斗的设置能够使物料混合均匀,本装置减少劳动力,提高物料混合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料机
本技术涉及粉料及颗粒料的混合
,具体涉及一种混料机。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火力发电企业在燃料智能化建设方面已经较为普及,其中全自动制样机和气动传输系统的应用是燃料智能化应用的主要环节,全自动制样机制备出的煤样灌装在专用的煤样瓶内,然后由气送系统自动传输到化验室,为提高化验的准确性,需要对煤样进行混匀,混匀这项工作目前主要是由化验人员通过手动摇瓶来实现,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料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煤样瓶内物料混合费时费力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混料机,包括料斗组件和控制柜,所述料斗组件包括料斗、螺纹套和套筒组件,所述料斗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螺纹套连接在所述料斗的开口端,所述套筒组件和所述螺纹套相连接,所述套筒组件内安装的样瓶和所述料斗相连通;所述控制柜内连接有原动装置,所述原动装置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控制柜和所述料斗相连接;所述原动装置工作带动所述料斗组件转动,对所述样瓶内的物料混合。进一步地,所述料斗的形状为V形,所述料斗的封闭端为分叉端。料斗的形状为V形,便于物料混合的均匀。进一步地,所述料斗的封闭端包括互相连通的长侧筒体和短侧筒体。进一步地,所述长侧筒体的末端连接有翻转阀门。长侧筒体上设置翻转阀门,能够将长侧筒体的封闭的末端打开,若物料不需进入样瓶内,可通过翻转阀门的开闭实现物料的排放。进一步地,所述料斗的开口端连接有法兰,所述螺纹套和所述法兰固定连接。法兰的设置便于螺纹套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法兰上还固定连接有尼龙压套,所述尼龙压套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形状和样瓶的头端的形状相适配。尼龙压套的设置,能够保证样瓶的头端和尼龙压套的连接紧密,防止样瓶内的样品外漏。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筒组件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螺纹套和所述套筒组件螺纹连接。两者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进一步地,所述原动装置为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输出端的第一连接轴和料斗上固定的第二连接轴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柜上设有急停开关,所述急停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减速机启停。进一步地,所述原动装置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检测片,所述检测片用于所述料斗的定位。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1、本技术的混料机通过将样瓶和料斗相连通,转动料斗即能够实现样瓶里的样品进入料斗进行混合,料斗的设置能够使物料混合均匀,本装置减少劳动力,提高物料混合的效率;2、料斗开口端连接的螺纹套和套筒组件,通过将样瓶安装在套筒组件内实现样瓶和料斗的连通,有效的实现了样瓶和料斗的结合,物料混合后通过拆下套筒组件即实现样瓶的取出,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料斗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料斗的示意图。其中:1、料斗组件;2、控制柜;3、减速机;4、第一连接轴;5、套筒组件;6、螺纹套;7、料斗;8、尼龙压套;9、样瓶;10、翻转阀门;11、长侧筒体;12、短侧筒体;13、第二连接轴;14、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混料机,包括料斗组件1和控制柜2,料斗组件1包括料斗7、螺纹套6和套筒组件5,料斗7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螺纹套6连接在料斗7的开口端,套筒组件5和螺纹套6相连接,套筒组件5内安装的样瓶9和料斗7相连通;控制柜2内连接有原动装置,原动装置的输出端贯穿控制柜2和料斗7相连接;原动装置工作带动料斗组件1转动,对样瓶9内的物料混合。本技术的混料机通过将样瓶9和料斗7相连通,转动料斗7即能够实现样瓶9里的样品进入料斗7进行混合,料斗7的设置能够使物料混合均匀,本装置减少劳动力,提高物料混合的效率。具体的,如图3所示,料斗7包括两个不对称的筒体和筒体底端连接头,三者通过焊接连接。三者整体呈V形,互相连通。两个不对称的筒体记为短侧筒体12和长侧筒体11。法兰14焊接在料斗7底端连接头上。螺纹套6与法兰14螺钉连接,尼龙压套8也与法兰14螺钉连接,螺纹套6加工有内螺纹,套筒组件5加工有外螺纹,套筒组件5与螺纹套6内外螺纹旋紧。短侧筒体12右侧焊接有第二连接轴13,第二连接轴13与减速机3的第一连接轴4连接。长侧筒体11开口处设置翻转阀门10,不用样瓶9时也可以打开放料。样瓶9放置在套筒组件5内,套筒组件5与螺纹套6旋紧后,样瓶9上口与尼龙压套8贴合。减速机3带动料斗组件1转动,物料在料斗组件1内混合。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物料的混合均匀,料斗7的筒体为不对称型,如图3所示,有长侧筒体11和短侧筒体1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螺纹套6和尼龙压套8与料斗7的连接,在料斗7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法兰1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料斗组件1与减速机3之间的连接,在料斗7上焊接有第二连接轴1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样瓶9的安装,设计有带内螺纹的螺纹套6和带外螺纹的套筒组件5,样瓶9直接放置与套筒组件5内。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样瓶9内的物料能在V型料斗组件1内混合均匀,且不附着、不残留,尼龙压套8与样瓶9紧密贴合,密封严密。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有需要混匀的物料不用样瓶盛装,也可以直接通过翻转阀门10处的开口进出。在本实施例中,套筒组件5设置有把手,便于安装和拆卸。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柜上设有急停开关,急停开关和减速机3信号连接,急停开关用于控制减速机启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4上还连接有检测片,检测片连接在第一连接轴4的外周,检测片能够控制减速机启停,检测片的设置能够识别第一连接轴4所处的位置,保证减速机3停止时样瓶9的开口能够垂直向上。工作过程及原理:将螺纹套6和尼龙压套8连接在料斗7底端的法兰14上,将放置有样品的样瓶9放置到套筒组件5内,将套筒组件5和螺纹套6螺纹连接,并使样瓶9和料斗7相连通。启动减速机3,减速机3转动通过连接轴带动料斗7转动,实现样瓶内物料的混合。料斗7的转速约为3-5s/圈,料斗的转速较慢一方面能够保证样瓶9内的物料在料斗内能够充分的混合,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本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组件(1)和控制柜(2),所述料斗组件(1)包括料斗(7)、螺纹套(6)和套筒组件(5),所述料斗(7)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螺纹套(6)连接在所述料斗(7)的开口端,所述套筒组件(5)和所述螺纹套(6)相连接,所述套筒组件(5)内安装的样瓶(9)和所述料斗(7)相连通;/n所述控制柜(2)内连接有原动装置,所述原动装置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控制柜(2)和所述料斗(7)相连接;/n所述原动装置工作带动所述料斗组件(1)转动,对所述样瓶(9)内的物料混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组件(1)和控制柜(2),所述料斗组件(1)包括料斗(7)、螺纹套(6)和套筒组件(5),所述料斗(7)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螺纹套(6)连接在所述料斗(7)的开口端,所述套筒组件(5)和所述螺纹套(6)相连接,所述套筒组件(5)内安装的样瓶(9)和所述料斗(7)相连通;
所述控制柜(2)内连接有原动装置,所述原动装置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控制柜(2)和所述料斗(7)相连接;
所述原动装置工作带动所述料斗组件(1)转动,对所述样瓶(9)内的物料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7)的形状为V形,所述料斗(7)的封闭端为分叉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7)的封闭端包括互相连通的长侧筒体(11)和短侧筒体(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侧筒体(11)的末端连接有翻转阀门(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清华刘忠辉仇斌林莉平潘安朱橙青宋志艳李凌吴玥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常州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