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屏贴合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泛在屏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全面屏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提高屏占比,双曲贴合技术及四曲贴合技术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主要利用柔性屏的柔性特性来实现全面屏。目前柔性屏的贴合方法主要是使用硅胶垫,将柔性屏压合到曲面盖板的内侧。在贴合过程中。因为曲面盖板平面区的贴合压力要大于其弯折区域的贴合压力,导致弯折区域贴合压力小,极易出现气泡,因此会导致曲面盖板和柔性屏之间贴合不良。因此,亟需一种新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旨在解决柔性屏和盖板的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用于贴合曲面盖板和柔性屏,贴合装置包括:支撑件;形变承载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异形承载部及连接于异形承载部之间的形变部,形变部被支撑件支撑;柔性垫,设置于形变承载件背离支撑件的一侧,柔性垫包括用于支撑柔性屏的支撑面和与形变部相配合的配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贴合曲面盖板和柔性屏,所述贴合装置包括:/n支撑件;/n形变承载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异形承载部及连接于所述异形承载部之间的形变部,所述形变部被所述支撑件支撑;/n柔性垫,设置于所述形变承载件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柔性垫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柔性屏的支撑面和与所述形变部相配合的配合面,所述支撑面具有位于所述形变部的脊柱段和位于所述脊柱段两侧的倾斜段;/n其中,所述形变部在沿所述贴合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力的作用下能够由第一状态变形至第二状态,以通过所述形变部的变形改变所述支撑面的形状,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支撑面呈屋脊状,在所述形变部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贴合曲面盖板和柔性屏,所述贴合装置包括:
支撑件;
形变承载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异形承载部及连接于所述异形承载部之间的形变部,所述形变部被所述支撑件支撑;
柔性垫,设置于所述形变承载件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柔性垫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柔性屏的支撑面和与所述形变部相配合的配合面,所述支撑面具有位于所述形变部的脊柱段和位于所述脊柱段两侧的倾斜段;
其中,所述形变部在沿所述贴合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力的作用下能够由第一状态变形至第二状态,以通过所述形变部的变形改变所述支撑面的形状,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支撑面呈屋脊状,在所述形变部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至所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倾斜段的倾斜度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形变部由所述异形承载部沿所述高度方向凹陷成型;
优选的,所述形变部的横截面呈弧形或者V形;
优选的,所述柔性垫包括位于所述形变部内的屋脊部,所述脊柱段和所述倾斜段位于所述屋脊部;
优选的,所述柔性垫还包括用于包裹所述异形承载部的包裹部,所述支撑面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包裹部的异形段,所述倾斜段连接于所述脊柱段和所述异形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承载件还包括:两个侧部,各所述侧部分别支撑连接于各所述异形承载部背离所述柔性垫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形变承载件还包括两个过渡连接部,各所述过渡连接部过渡连接于所述异形承载部和所述侧部之间,两个所述过渡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柔性垫至所述支撑件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承载部通过所述侧部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古春笑,袁亚鸿,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