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含氨蒸汽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04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能耗含氨蒸汽净化装置,涉及氨蒸汽处理技术领域,该低能耗含氨蒸汽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导气室,所述导气室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室和出气室,且导气室与进气室、出气室之间通过滤板隔开,所述进气室与出气室通过隔板隔开,所述滤板的顶部位于隔板的两侧填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所述壳体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进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的与出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隔板将壳体内部分为进气室和出气室,可减少氨蒸气处理时所需的管路,降低装置组件成本,同时,通过导气室可使气液分离,进而使装置对氨蒸汽进行二次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含氨蒸汽净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氨蒸汽处理
,具体为一种低能耗含氨蒸汽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处理含氨蒸汽时,一般采用生物过滤、空气吹脱、蒸汽汽提、折点加氯、离子交换、化学沉淀、膜分离、反渗透和电渗析等方法,虽然含氨蒸汽处理工艺多种多样;但是,这些传统的含氨蒸汽处理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生物过滤法和空气吹脱法不适用于氨气浓度较高的废气处理,蒸汽汽提法、反渗透法和电渗析法能耗较高,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膜分离法成本较高,占地面积大,终点不易控制,药剂消耗量大等特点,对于设备来说,存在气耗损失大,热损失严重,腐蚀速率快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含氨蒸汽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能耗含氨蒸汽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导气室,所述导气室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室和出气室,且导气室与进气室、出气室之间通过滤板隔开,所述进气室与出气室通过隔板隔开,所述滤板的顶部位于隔板的两侧填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所述壳体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进气室连通,所述出气管的与出气室连通。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酸液循环主管,所述酸液循环主管的一端连接有两个酸液循环支管,两个所述酸液循环支管分别与进气室和出气室连通,所述酸液循环主管的另一端与导气室连通,所述酸液循环主管的一侧设置有酸液加注口。优选的,所述酸液循环支管的外部位于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方形孔距喷头。优选的,所述酸液循环主管的一侧位于导气室的下方设置有浓液排放口,所述酸液循环主管上位于浓液排放口的底部设置有酸液热井。优选的,所述酸液循环主管上靠近酸液加注口的一侧安装有酸液循环泵。优选的,所述滤板的目数小于多面空心球填料的直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隔板将壳体内部分为进气室和出气室,可减少氨蒸气处理时所需的管路,降低装置组件成本,同时,通过导气室可使气液分离,进而使装置对氨蒸汽进行二次净化。2、本技术中,通过酸液循环主管、酸液循环支管和酸液循环泵的配合作用下,可使装置能够循环利用装置中多余的酸液,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管;2、出气管;3、方形孔距喷头;4、多面空心球填料;5、酸液循环支管;6、浓液排放口;7、酸液热井;8、酸液加注口;9、酸液循环主管;10、酸液循环泵;11、隔板;12、进气室;13、滤板;14、出气室;15、导气室;16、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一种低能耗含氨蒸汽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6,壳体16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导气室15,导气室15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室12和出气室14,且导气室15与进气室12、出气室14之间通过滤板13隔开,进气室12与出气室14通过隔板11隔开,滤板13的顶部位于隔板11的两侧填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4,壳体16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1和出气管2,进气管1与进气室12连通,出气管2的与出气室14连通;多面空心球填料4由聚丙烯材质注射成形,气速高,叶片多,阻力小,比表面积大,可充分解决气液交换,具有阻力小操作弹性大等特点。进一步的,壳体16的一侧设置有酸液循环主管9,酸液循环主管9的一端连接有两个酸液循环支管5,两个酸液循环支管5分别与进气室12和出气室14连通,酸液循环主管9的另一端与导气室15连通,酸液循环主管9的一侧设置有酸液加注口8。进一步的,酸液循环支管5的外部位于壳体16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方形孔距喷头3,方形孔距喷头3布水均匀且不易堵塞,喷射区域为方形,可减少喷淋交叉区域和死角,使布液更加均匀,方形大间距布管,抗堵能力更强。进一步的,酸液循环主管9的一侧位于导气室15的下方设置有浓液排放口6,酸液循环主管9上位于浓液排放口6的底部设置有酸液热井7。具体地,酸液循环主管9上靠近酸液加注口8的一侧安装有酸液循环泵10。具体地,滤板13的目数小于多面空心球填料4的直径。工作原理,参照图1:首先将氨蒸汽通过进气管1注入至进气室12的内部,与此同时,通过酸液加注口8加注吸收氨气的酸液,并打开酸液循环泵10,使酸液依次流入酸液循环主管9和酸液循环支管5,并通过方形孔距喷头3喷出,进而对进气室12中的氨蒸汽进行喷淋;此过程中,酸液会吸收氨蒸汽中的氨气,接着吸收氨气后的酸液、氨蒸气和氨气,会穿过进气室12内部的多面空心球填料4生成硫铵溶液,之后硫铵溶液和剩余小部分的氨蒸气、氨气,会顺流进入导气室15中,此时,氨蒸汽得到了初步净化;之后,硫铵溶液和剩余的酸液会自流到导气室15的底层,实现气液分离,液体通过酸液循环泵10参与下一次循环,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初步净化后的氨蒸汽会进入至出气室14中,同样的,出气室14中酸液循环支管5上的方形孔距喷头3也会喷出吸收氨气的酸液,与逆流而上的含氨蒸汽与氨气在多面空心球填料4中充分接触、吸收,使氨蒸汽二次净化;最终,经过二次净化后的氨蒸汽,在排出装置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通过浓液排放口6能够对硫铵溶液和酸液进行排放。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能耗含氨蒸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6),所述壳体(16)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导气室(15),所述导气室(15)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室(12)和出气室(14),且导气室(15)与进气室(12)、出气室(14)之间通过滤板(13)隔开,所述进气室(12)与出气室(14)通过隔板(11)隔开,所述滤板(13)的顶部位于隔板(11)的两侧填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4),所述壳体(16)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1)和出气管(2),所述进气管(1)与进气室(12)连通,所述出气管(2)的与出气室(1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含氨蒸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6),所述壳体(16)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导气室(15),所述导气室(15)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室(12)和出气室(14),且导气室(15)与进气室(12)、出气室(14)之间通过滤板(13)隔开,所述进气室(12)与出气室(14)通过隔板(11)隔开,所述滤板(13)的顶部位于隔板(11)的两侧填充有多面空心球填料(4),所述壳体(16)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管(1)和出气管(2),所述进气管(1)与进气室(12)连通,所述出气管(2)的与出气室(14)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能耗含氨蒸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6)的一侧设置有酸液循环主管(9),所述酸液循环主管(9)的一端连接有两个酸液循环支管(5),两个所述酸液循环支管(5)分别与进气室(12)和出气室(14)连通,所述酸液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