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秀梅专利>正文

一种自下而上挤压式的注塑机防溢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03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压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下而上挤压式的注塑机防溢胶组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部靠下设置有气缸,气缸内部靠右活动插接有活塞一,活塞一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框架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通过在工作台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工作台通过右夹板带动压块向上移动,压块通过被顶板相对的向下挤压,使得压块将压合料进行加工成型,在压合过程中,若出现压合不稳,则压合料会将预紧板向上顶开,溢出的压合料进入到存胶腔内部,且溢出的压合料经过导管导入到装箱内部的进行存储,从而达到了采用自上而下的压合方式、避免出现压合溢胶导致处理困难、注塑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下而上挤压式的注塑机防溢胶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压合
,具体为一种自下而上挤压式的注塑机防溢胶组件。
技术介绍
生产塑料制品一般是借助注塑机,将塑料颗粒放入注塑机内,注塑机内的加热模块将塑料颗粒熔化后装入模具内,注塑机又被称为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现有的注塑机中的注塑设备大多都是采用从上往下的压合方式,在压合的过程中仅仅顶板在运动,不能在压合时自动的将压合件进行全方位固定,需要在压合前人工将压合件进行固定,经常出现压合偏移的现象,导致压合成型的次品率急剧上升,此外,在现有的注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溢胶的问题,导致压合结束后需要人为的用刮片把溢出的胶刮去,操作复杂且注塑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下而上挤压式的注塑机防溢胶组件,具备采用自下而上的压合方式、在压合时能够自动对压合件进行全方位固定、避免压合件需要人工固定、注塑质量好、避免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下而上挤压式的注塑机防溢胶组件,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部靠下设置有气缸(2),气缸(2)内部靠右活动插接有活塞一(3),活塞一(3)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杆(4),框架(1)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8),弹簧一(8)上端固定连接有齿条一(9),齿条一(9)左端靠下啮合有齿轮一(10),支架(7)上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1),底座(11)外侧活动套接有齿轮二(12),齿轮二(12)上端啮合有齿条二(13),齿条二(13)内部活动插接有齿条三(15),齿条三(15)上端固定连接有右夹板(17),右夹板(17)内部活动插接有左夹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下而上挤压式的注塑机防溢胶组件,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部靠下设置有气缸(2),气缸(2)内部靠右活动插接有活塞一(3),活塞一(3)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杆(4),框架(1)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8),弹簧一(8)上端固定连接有齿条一(9),齿条一(9)左端靠下啮合有齿轮一(10),支架(7)上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1),底座(11)外侧活动套接有齿轮二(12),齿轮二(12)上端啮合有齿条二(13),齿条二(13)内部活动插接有齿条三(15),齿条三(15)上端固定连接有右夹板(17),右夹板(17)内部活动插接有左夹板(16),右夹板(17)内部靠上固定插接有压块(18),压块(18)内部固定插接有存胶腔(20),存胶腔(20)内部活动插接有预紧板(21),存胶腔(20)上端固定插接有导管(23),导管(23)右端固定插接有装箱(24),框架(1)内部底端且位于支架(7)左方固定连接有弹簧三(25),弹簧三(25)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6),工作台(26)右端固定连接有齿条四(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下而上挤压式的注塑机防溢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4)前端设置有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谭秀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