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式污泥干化设备用的冷凝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供冷却水通过的冷凝管,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供尾气进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将冷却水送入冷凝管的进水管,所述筒体外设置有通过三通阀来给进水管供水的主管,所述进水管连通三通阀的一个出口,所述筒体上设置有供冷凝管内冷却水离开的出水管,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个出口连通有一根调节水管,所述调节水管的末端与出水管连通,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检测筒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筒体外设置有与温度传感器、三通阀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筒体温度过高时,三通阀封闭调节水管。借助三通阀和温度传感器的配合,实现了冷却水流量的自动调节,保证冷凝器恒温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式污泥干化设备用的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恒温式污泥干化设备用的冷凝器。
技术介绍
在污泥处理中,一般都需要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以及污泥干化,主要原因是:在污水厂污泥的产量都比较大,必须降低污泥体积,以便后续运输、处理;国内污泥处理很多都是以填埋的方式运往垃圾填埋厂,减少体积可以也可以为填埋厂节约空间,污泥要经过一些处理、干化后,才可以作为肥料、建筑材料使用。污泥经过干化后所蒸发出的尾气温度高达90—95℃,其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为保证后续设备的使用寿命,必须对尾气进行一定的处理。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冷凝器来将尾气中水份液化,水滴将杂质带走,干净的空气离开。但是现有的冷凝器都是恒定功率工作,长期工作后,冷凝器本身的温度会很高,导致冷凝效果变差,工作人员只能停止工作,等冷凝器温度降下,再继续处理,存在冷凝器温度不可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式污泥干化设备用的冷凝器,具有冷凝器温度及时调节的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恒温式污泥干化设备用的冷凝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供冷却水通过的冷凝管,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供尾气进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将冷却水水送入冷凝器的进水管,所述筒体外设置有通过三通阀来给进水管供水的主管,所述进水管连通三通阀的一个出口,所述筒体上设置有供冷却水内冷却水离开的出水管,所述三通阀的另一个出口连通有一根调节水管,所述调节水管的末端与出水管连通,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检测筒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筒体外设置有与温度传感器、三通阀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筒体温度过高时,三通阀封闭调节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工作时,三通阀的两个出口同时工作,部分冷却水不进入冷凝器,直接离开,长期工作后,冷凝器本身的温度会上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超过允许范围后,控制器就会封闭调节水管,冷却水全部进入冷凝管,加快冷凝器冷却速度,当冷凝器的温度恢复到设定值时,三通阀的调节水管重新打开,自动调节冷凝器温度,延长了冷凝器的正常工作时间,同时也不需要一直用大流量冷却水,节约了水资源。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竖直放置,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同时位于筒体上表面的两端,所述筒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供污水离开的出水口,所述冷凝器排管设置为螺旋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气从进气口进入并从出气口离开,尾气穿过冷凝管的间隙,尾气中的热量被冷凝管吸收,水蒸汽液化成水并从出水口离开,水不会积聚在冷凝器内,不影响冷凝器的转化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覆盖出水口的导流套,所述导流套外覆盖有圆锥形的保温石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石棉包覆住导流套,避免筒体内热量流失,热量被冷却水充分吸收,可以后期转换到污泥烘干中使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外壁上开设有供温度传感器贴合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槽底到筒体内壁的厚度为0.5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的端部插入筒体的壁内,因此温度传感器只能接触到筒体,与外界隔离,避免了室温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同时也能检测到冷凝器内部温度,提高了检测准确性。作为优选,所述筒体上端面的下表面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筒体中心线共线,所述隔板将进气口和出气口隔开,所述隔板的长度小于筒体的长度,所述隔板与相邻冷凝管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气从进气口进入冷凝器后,尾气会一边扩散一边向下跑,隔板阻碍了尾气从出气口直接离开,保证了尾气都与冷凝管发生热交换,提高了尾气净化率。隔板与冷凝管固定连接,提高了冷凝管的机械强度。作为优选,所述隔板的下端设置为向背离出气口的一端倾斜的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尾气从进气口进入后向下运动,靠近中间的尾气沿着弧形的隔板运动,延长了尾气的运动路径,提高了尾气和冷凝管的接触时间,保证了尾气内水份被蒸发,提高了转化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效果:1.借助三通阀和温度传感器的配合,实现了冷却水流量的自动调节,保证冷凝器恒温工作;2.借助隔板和导流套的配合,提高了冷凝器热能的利用率,保证尾气内水份蒸干。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工作流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冷凝器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筒体;11、出气口;12、进气口;13、进水管;14、主管;15、温度传感器;2、冷凝管;4、三通阀;5、出水管;6、调节水管;7、导流套;8、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恒温式污泥干化设备用的冷凝器,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筒体1内设置有供冷却水通过的冷凝管2,筒体1上开设有供尾气进出的进气口12和出气口11(参考图2),筒体1上设置有将冷却水送入冷凝管2的进水管13,筒体1外设置有通过三通阀4来给进水管13供水的主管14,进水管13连通三通阀4的一个出口,筒体1上设置有供冷凝管2内冷却水离开的出水管5,三通阀4的另一个出口连通有一根调节水管6,调节水管6的末端与出水管5连通,筒体1上设置有检测筒体1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5,筒体1外设置有与温度传感器15、三通阀4电连接的控制器,筒体1温度过高时,三通阀4封闭调节水管6。正常工作时,三通阀4的两个出口同时工作,部分冷却水不进入冷凝器,直接离开,长期工作后,冷凝器本身的温度会上升,温度传感器15检测到温度超过允许范围后,控制器就会封闭调节水管6,冷却水全部进入冷凝管2,加快冷凝器冷却速度,当冷凝器的温度恢复到设定值时,三通阀4的调节水管6重新打开,自动调节冷凝器温度,延长了冷凝器的正常工作时间,同时也不需要一直用大流量冷却水,节约了水资源。如图2所示,筒体1竖直放置,进气口12和出气口11同时位于筒体1上表面的两端,筒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供污水离开的出水口,冷凝管2设置为螺旋形。尾气从进气口12进入并从出气口11离开,尾气穿过冷凝管2的间隙,尾气中的热量被冷凝管2吸收,水蒸汽液化成水并从出水口离开,水不会积聚在冷凝器内,不影响冷凝器的转化效率。如图2所示,筒体1上设置有覆盖出水口的导流套7,导流套7外覆盖有圆锥形的保温石棉。保温石棉包覆住导流套7,避免筒体1内热量流失,热量被冷却水充分吸收,可以后期转换到污泥烘干中使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如图2所示,筒体1外壁上开设有供温度传感器15贴合插入的凹槽,凹槽槽底到筒体1内壁的厚度为0.5cm。温度传感器15的端部插入筒体1的壁内,因此温度传感器15只能接触到筒体1,与外界隔离,避免了室温对温度传感器15的影响,同时也能检测到冷凝器内部温度,提高了检测准确性。如图2所示,筒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式污泥干化设备用的冷凝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供冷却水通过的冷凝管(2),所述筒体(1)上开设有供尾气进出的进气口(12)和出气口(11),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将冷却水送入冷凝管(2)的进水管(13),所述筒体(1)外设置有通过三通阀(4)来给进水管(13)供水的主管(14),所述进水管(13)连通三通阀(4)的一个出口,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供冷凝管(2)内冷却水离开的出水管(5),所述三通阀(4)的另一个出口连通有一根调节水管(6),所述调节水管(6)的末端与出水管(5)连通,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检测筒体(1)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5),所述筒体(1)外设置有与温度传感器(15)、三通阀(4)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筒体(1)温度过高时,三通阀(4)封闭调节水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式污泥干化设备用的冷凝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供冷却水通过的冷凝管(2),所述筒体(1)上开设有供尾气进出的进气口(12)和出气口(11),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将冷却水送入冷凝管(2)的进水管(13),所述筒体(1)外设置有通过三通阀(4)来给进水管(13)供水的主管(14),所述进水管(13)连通三通阀(4)的一个出口,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供冷凝管(2)内冷却水离开的出水管(5),所述三通阀(4)的另一个出口连通有一根调节水管(6),所述调节水管(6)的末端与出水管(5)连通,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检测筒体(1)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5),所述筒体(1)外设置有与温度传感器(15)、三通阀(4)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筒体(1)温度过高时,三通阀(4)封闭调节水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式污泥干化设备用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竖直放置,所述进气口(12)和出气口(11)同时位于筒体(1)上表面的两端,所述筒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琳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德华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