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91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包括蒸发器、精馏塔冷凝箱以及油液分离器,精馏塔位于蒸发器左侧,蒸发器的蒸汽管连接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右端与精馏塔下端相连接,精馏塔上端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另一端贯穿冷凝箱上表面且延伸至冷凝箱内,冷凝箱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集液盒,两个集液盒互相靠近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多个空心连接柱,多个空心连接柱之间均设置有冷凝管,导气管与位于上侧的集液盒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提高了蒸发器与精馏塔之间的密封性,同时降低了连接的安装难度,通过多个冷凝管的设置,使得温度较高的油酸进入冷凝管时能快速冷却,同时冷凝管的可拆卸设置便于后期检修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酸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油酸精馏提纯装置是由精馏塔与蒸发器一起工作而完后的,但是,精馏塔与蒸发器之间的连接性不好和密封性不好,会直接影响油酸精馏提纯装置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且在对冷凝过程中,一般通过蛇形管进行冷凝,持续的输入则会降低冷凝效果,且不便对冷凝管进行检修维护及更换,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提高了蒸发器与精馏塔之间的密封性,同时降低了连接的安装难度,通过多个冷凝管的设置,使得温度较高的油酸进入冷凝管时能快速冷却,同时冷凝管的可拆卸设置便于后期检修维护。(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包括蒸发器、精馏塔冷凝箱以及油液分离器,精馏塔位于蒸发器左侧,蒸发器的蒸汽管连接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右端与精馏塔下端相连接,精馏塔上端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另一端贯穿冷凝箱上表面且延伸至冷凝箱内,冷凝箱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集液盒,两个集液盒互相靠近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多个空心连接柱,多个空心连接柱之间均设置有冷凝管,导气管与位于上侧的集液盒相连接,位于下侧的集液盒下端连接有导管,导管右端贯穿冷凝箱内壁且与油液分离器相连接,油液分离器右表面设置有两个出液管。优选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密封环、第二套筒、连接环、保温管、第二连接管以及中间管,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分别与蒸发器的蒸汽管以及精馏塔相连接,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外侧均固定有保温管,保温管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有连接环,中间管位于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中间管的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密封环,中间管外圆周面对称活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套筒,两个第二套筒分别与连接环相连接。优选的,连接环外环形侧面交加工有螺纹槽,第二套筒内环形侧面加工有螺纹,第二套筒通过螺纹以及螺纹槽与连接环可拆卸连接。优选的,位于上侧的第一密封环外圆周面均加工有螺纹槽,位于上侧的空心连接柱外侧均设置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圆周面均加工有螺纹,第一套筒通过螺纹与空心连接柱可拆卸连接。优选的,空心连接柱内圆周面均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有第一密封环。优选的,集液盒的横切面为漏斗形。优选的,冷凝箱内部右壁固定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外部电源以及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二套筒与连接环的设置,便于将中间管与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连接,且通过多个第二密封环的设置,极大的增加了蒸发器与精馏塔之间的密封性,通过保温管的设置能够极大的增加了蒸汽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通过多个冷凝管的设置,使得温度较高的油酸进入集液盒内分流,并与散热风扇配合对冷凝管快速冷却,从而便于快速对油酸快速冷却,同时冷凝管的可拆卸设置便于后期检修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中冷凝箱的主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中连接组件的主视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中集液盒的主视剖视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蒸发器、2精馏塔、3导气管、4冷凝箱、5油液分离器、6出液管、7导管、8连接组件、9散热风扇、10集液盒、11第一套筒、12冷凝管、13第一密封环、14空心连接柱、81第一连接管、82第二密封环、83第二套筒、84连接环、85保温管、86第二连接管、87中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包括蒸发器1、精馏塔2冷凝箱4以及油液分离器5,精馏塔2位于蒸发器1左侧,蒸发器1的蒸汽管连接有连接组件8,连接组件8右端与精馏塔2下端相连接,精馏塔2上端设置有导气管3,导气管3另一端贯穿冷凝箱4上表面且延伸至冷凝箱4内,冷凝箱4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集液盒10,两个集液盒10互相靠近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多个空心连接柱14,多个空心连接柱14之间均设置有冷凝管12,导气管3与位于上侧的集液盒10相连接,位于下侧的集液盒10下端连接有导管7,导管7右端贯穿冷凝箱4内壁且与油液分离器5相连接,油液分离器5右表面设置有两个出液管6。本技术中,先将中间管87放置在第二连接管86与第一连接管81之间,然后滑动第二套筒83,使第二套筒83分别与第一连接管81以及保温管85上的连接环84旋合,从而便于将中间管87与第一连接管81以及第二连接管86连接,蒸汽从蒸发器1的蒸汽管进入第二连接管86,并沿着第二连接管86、中间管87以及第一连接管81进入精馏塔2内,通过多个第二密封环82的设置,极大的增加了蒸发器1与精馏塔2之间的密封性,保温管85的设置能够对第二连接管86进行保温,从而减少了蒸汽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耗,将散热风扇9与外部电源接通,散热风扇9工作并与通过风孔与使外部冷热空气进行交换,通过多个冷凝管12的设置,使得温度较高的油酸进入集液盒10内分流,并与散热风扇9配合对冷凝管12内的油酸快速冷却,再通过下侧的集液盒10汇集,并沿着导管7进入油液分离器5内进行油液分离,此外,通过将第一套筒11旋下,从而解除对冷凝管12的限位,使得冷凝管12的可拆卸,进而便于后期检修维护。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组件8包括第一连接管81、第二密封环82、第二套筒83、连接环84、保温管85、第二连接管86以及中间管87,第二连接管86与第一连接管81分别与蒸发器1的蒸汽管以及精馏塔2相连接,第一连接管81与第二连接管86外侧均固定有保温管85,保温管85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有连接环84,中间管87位于第一连接管81与第二连接管86之间,中间管87的空腔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密封环82,中间管87外圆周面对称活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套筒83,两个第二套筒83分别与连接环84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多个第二密封环82的设置,极大的增加了蒸发器1与精馏塔2之间的密封性,通过保温管85的设置能够极大的增加了蒸汽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环84外环形侧面交加工有螺纹槽,第二套筒83内环形侧面加工有螺纹,第二套筒83通过螺纹以及螺纹槽与连接环84可拆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套筒83与连接环84的设置,便于将中间管87与第一连接管81以及第二连接管86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位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包括蒸发器(1)、精馏塔(2)冷凝箱(4)以及油液分离器(5),其特征在于,精馏塔(2)位于蒸发器(1)左侧,蒸发器(1)的蒸汽管连接有连接组件(8),连接组件(8)右端与精馏塔(2)下端相连接,精馏塔(2)上端设置有导气管(3),导气管(3)另一端贯穿冷凝箱(4)上表面且延伸至冷凝箱(4)内,冷凝箱(4)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集液盒(10),两个集液盒(10)互相靠近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多个空心连接柱(14),多个空心连接柱(14)之间均设置有冷凝管(12),导气管(3)与位于上侧的集液盒(10)相连接,位于下侧的集液盒(10)下端连接有导管(7),导管(7)右端贯穿冷凝箱(4)内壁且与油液分离器(5)相连接,油液分离器(5)右表面设置有两个出液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包括蒸发器(1)、精馏塔(2)冷凝箱(4)以及油液分离器(5),其特征在于,精馏塔(2)位于蒸发器(1)左侧,蒸发器(1)的蒸汽管连接有连接组件(8),连接组件(8)右端与精馏塔(2)下端相连接,精馏塔(2)上端设置有导气管(3),导气管(3)另一端贯穿冷凝箱(4)上表面且延伸至冷凝箱(4)内,冷凝箱(4)内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集液盒(10),两个集液盒(10)互相靠近的一侧表面均固定有多个空心连接柱(14),多个空心连接柱(14)之间均设置有冷凝管(12),导气管(3)与位于上侧的集液盒(10)相连接,位于下侧的集液盒(10)下端连接有导管(7),导管(7)右端贯穿冷凝箱(4)内壁且与油液分离器(5)相连接,油液分离器(5)右表面设置有两个出液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油酸精馏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8)包括第一连接管(81)、第二密封环(82)、第二套筒(83)、连接环(84)、保温管(85)、第二连接管(86)以及中间管(87),第二连接管(86)与第一连接管(81)分别与蒸发器(1)的蒸汽管以及精馏塔(2)相连接,第一连接管(81)与第二连接管(86)外侧均固定有保温管(85),保温管(85)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有连接环(84),中间管(87)位于第一连接管(81)与第二连接管(8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云龙张春林王梓姜云鹤周泽伟谢浩东唐煜城姚雪晴欧阳彦文吴嫣嫣
申请(专利权)人:东马广州保税区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