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肠癌手术后复健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肠癌手术后复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瘢痕增殖导致肠腔日渐狭窄、吻合口溃疡、以及肠腔炎性反应等情况。在目前针对上述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举措有:1.对于吻合口狭窄的治疗包括传统的硬质器械扩张及手指循序多次扩张;2.对于吻合口及附近肠管受肠道菌群污染,加之瘢痕愈合,局部血液循环差,出现溃疡及肠腔炎性病变的情况采用一次性给药或口服药物治疗。上述方式由于扩张器械直径及操作者手指的直径不能调节,会有患者主观感受不佳以及容易出现出血、撕裂,甚至穿孔等相关风险。一次性给药无法保证长期药效,而口服药物周期较长也不能及时缓解患者病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的吻合口狭窄、溃疡以及肠腔炎症等病症进行快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一种直肠癌手术后复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肠癌手术后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端,所述治疗端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肠癌手术后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治疗端(1),所述治疗端(1)包括中部的集中给药管(11),套设在集中给药管(11)上的发散给药管和最外层包裹住发散给药管的充气球囊(13);其中,所述集中给药管(11)为直线设置的管体结构,所述发散给药管包括套设在集中给药管(11)上的直线管(121),和与直线管(121)连通以其外壁为起点向四周发散的若干个发散小管(122),所述发散小管(122)的另一端连接充气球囊(13),且其端口与充气球囊(13)表面平齐与外界连通;/n传输管(2),所述传输管(2)包括分别连通集中给药管(11)、发散给药管和充气球囊(13)的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肠癌手术后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治疗端(1),所述治疗端(1)包括中部的集中给药管(11),套设在集中给药管(11)上的发散给药管和最外层包裹住发散给药管的充气球囊(13);其中,所述集中给药管(11)为直线设置的管体结构,所述发散给药管包括套设在集中给药管(11)上的直线管(121),和与直线管(121)连通以其外壁为起点向四周发散的若干个发散小管(122),所述发散小管(122)的另一端连接充气球囊(13),且其端口与充气球囊(13)表面平齐与外界连通;
传输管(2),所述传输管(2)包括分别连通集中给药管(11)、发散给药管和充气球囊(13)的三个传输腔;
给药端,所述给药端包括分别与三个传输腔连通的三个给药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肠癌手术后复健装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