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51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包括筒体,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端设置有给药管,筒体上设置有加药管,且筒体远离连接管的一端通过调节螺杆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外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同心固定有旋转轴,旋转轴延伸至筒体内部,且旋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并且旋转轴上设置有搅拌杆;连接管的内部通过第二加强环转动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上设置有螺旋叶片,且旋转杆靠近筒体的一端开设有卡接孔。本装置通过加药管可把药粉与药液加入筒体中,并由电机的运行带动搅拌杆对药粉、药液进行混合搅拌,从而避免药物在外部混合,减少二次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
技术介绍
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患者会发生尿路感染或泌尿系统炎症等疾病,当患者患病后,需要及时用药治疗,但口服的药物需要人身吸收后再作用于病患处,药物不能直达患处,因此治疗效果相对较慢较差。为了取得既快又好的治疗效果,当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或泌尿系统炎症等疾病时,也可对病患处直接用药,同时,在部分药物开发中,多以药粉的形式出现,方便运输的前提下,可自主进行浓度的调试,这就导致给药前需要外部融合后再进行抽取,影响了给药的效率,也易造成外部污染,并且,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使用普通的给药器直接将液体药物喷洒到病患处,但是,在使用这种给药器治疗时,可能导致污物进一步推入子宫颈口,导致子宫颈口的感染,从而进一步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2),连接管(2)的外端设置有给药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加药管(7),且筒体(1)远离所述连接管(2)的一端通过调节螺杆(11)连接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外端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上同心固定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延伸至所述筒体(1)内部,且旋转轴(12)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14),并且旋转轴(12)上设置有搅拌杆(13);/n所述连接管(2)的内部通过第二加强环(18)转动安装有旋转杆(16),所述旋转杆(16)上设置有螺旋叶片(17),且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2),连接管(2)的外端设置有给药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加药管(7),且筒体(1)远离所述连接管(2)的一端通过调节螺杆(11)连接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外端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上同心固定有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延伸至所述筒体(1)内部,且旋转轴(12)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块(14),并且旋转轴(12)上设置有搅拌杆(13);
所述连接管(2)的内部通过第二加强环(18)转动安装有旋转杆(16),所述旋转杆(16)上设置有螺旋叶片(17),且旋转杆(16)靠近所述筒体(1)的一端开设有卡接孔(23);
所述给药管(3)上均匀开设有给药孔(20),且给药管(3)内部同心设置有吸污管(22),所述吸污管(22)的外端螺纹连接有吸污头(4),且吸污管(22)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头(19),所述连接头(19)贯穿所述连接管(2),且连接头(19)与连接管(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7)的外端螺纹连接有盖子(8),所述盖子(8)的外壁设置有压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峰糜远源张磊左立高生林史晓凯伍豪汤博文张泽苏泉心吕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