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湿化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82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气湿化瓶,涉及吸氧装置领域,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选择氧气是否湿化的氧气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瓶塞和氧气管,瓶体包括瓶颈,瓶颈上设置有连接螺纹,瓶塞固定在的瓶颈内,瓶塞上设置有瓶塞进气孔和瓶塞出气孔,氧气管与瓶塞进气孔对应设置并与瓶塞连接,还包括调节结构,瓶塞上设置有与瓶塞进气孔连通的径向孔,瓶塞的顶面为连接贴合面,调节结构与径向孔同轴设置并位于连接螺纹下方,调节结构包括密封头、调节杆和调节套,调节套与瓶颈连接,调节杆前段与调节套配合密封,调节杆后段与调节套螺纹连接并外露,密封头连接在调节杆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旋转调节杆即可选择氧气湿化与否,调节很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氧气湿化瓶
本技术涉及吸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气湿化瓶。
技术介绍
申请人目前使用的一种氧气湿化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瓶体、瓶塞、氧气管和小盖,瓶体包括瓶颈,瓶颈上设置有连接螺纹,瓶塞固定在的瓶颈内,瓶塞上设置有瓶塞进气孔和瓶塞出气孔,氧气管与瓶塞进气孔对应设置并与瓶塞连接。如图1所示,吸氧时,氧气需要湿化,装上小盖,再将氧气湿化瓶安装在氧气吸入器上,小盖与氧气吸入器的接口贴合密封,小盖上有小盖进气孔。此时P1为供氧压强,P2为外界压强,P1﹥P2,氧气依次通过吸入器进气孔、小盖进气孔、瓶塞进气孔和氧气管进入瓶体内的水中湿化,然后依次通过瓶塞出气孔和吸入器出气孔输出。如图2所示,氧气雾化时,氧气不能湿化,取下小盖,再将氧气湿化瓶安装在氧气吸入器上。此时瓶塞与氧气吸入器的接口间有距离,P1和P2相等,氧气不能进入水中湿化,直接从吸入器出气孔输出。可见,该氧气湿化瓶具有选择氧气是否湿化的功能,但操作时需要拆装氧气湿化瓶和小盖,操作繁琐,并且小盖拆下后也容易丢失。ZL201420337013.3和200920199027.2公开了与上述氧气湿化瓶类似的氧气湿化瓶,但却不具有选择是否湿化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选择氧气是否湿化的氧气湿化瓶。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瓶塞和氧气管,瓶体包括瓶颈,瓶颈上设置有连接螺纹,瓶塞固定在的瓶颈内,瓶塞上设置有瓶塞进气孔和瓶塞出气孔,氧气管与瓶塞进气孔对应设置并与瓶塞连接,还包括调节结构,瓶塞上设置有与瓶塞进气孔连通的径向孔,瓶塞的顶面为连接贴合面,调节结构与径向孔同轴设置并位于连接螺纹下方,调节结构包括密封头、调节杆和调节套,调节套与瓶颈连接,调节杆前段与调节套配合密封,调节杆后段与调节套螺纹连接并外露,密封头连接在调节杆前端。进一步的是:调节结构包括旋钮,旋钮与调节杆后端连接。进一步的是:调节结构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调节杆前段与调节套之间。进一步的是:径向孔的孔口形状为锥形,密封头的形状为球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氧气湿化瓶安装在氧气吸入器上。如图6所示,旋转调节杆使密封头前移封闭径向孔,P1﹥P2,氧气只能依次通过吸入器进气孔、瓶塞进气孔和氧气管进入瓶体内的水中湿化,然后依次通过瓶塞出气孔和吸入器出气孔输出,实现湿化。如图7所示,旋转调节杆使密封头后移,密封头不封闭径向孔,氧气从径向孔漏出,P1=P2,氧气不能进入水中湿化,而依次通过瓶塞出气孔和吸入器出气孔输出,氧气不湿化,适用于氧气雾化时。可见本技术只需旋转调节杆即可选择氧气湿化与否,调节很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氧气湿化瓶湿化氧气状态图;图2是现有氧气湿化瓶不湿化氧气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的氧气湿化瓶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氧气湿化瓶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氧气湿化瓶上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氧气湿化瓶湿化氧气状态图;图7是本技术的氧气湿化瓶不湿化氧气状态图图中标记为:瓶体1、瓶颈11、连接螺纹12、瓶塞2、瓶塞进气孔21、瓶塞出气孔22、径向孔23、连接贴合面24、氧气管3、调节结构4、密封头41、调节杆42、调节套43、密封圈44、旋钮45、小盖5、小盖进气孔51、氧气吸入器6、吸入器进气孔61、吸入器出气孔6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3至图5所示,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1、瓶塞2和氧气管3,瓶体1包括瓶颈11,瓶颈11上设置有连接螺纹12,瓶塞2固定在的瓶颈11内,瓶塞2上设置有瓶塞进气孔21和瓶塞出气孔22,氧气管3与瓶塞进气孔21对应设置并与瓶塞2连接,还包括调节结构4,瓶塞2上设置有与瓶塞进气孔21连通的径向孔23,瓶塞2的顶面为连接贴合面24,调节结构4与径向孔23同轴设置并位于连接螺纹12下方,调节结构4包括密封头41、调节杆42和调节套43,调节套43与瓶颈11连接,调节杆42前段与调节套43配合密封,调节杆42后段与调节套43螺纹连接并外露,密封头41连接在调节杆42前端。氧气湿化瓶安装在氧气吸入器6上,具体是连接螺纹12与氧气吸入器6上的螺纹连接,连接贴合面24与氧气吸入器6的接头贴合实现密封。如图6所示,旋转调节杆42使密封头41前移封闭径向孔23,P1﹥P2,氧气只能依次通过吸入器进气孔61、瓶塞进气孔21和氧气管3进入瓶体1内的水中湿化,然后依次通过瓶塞出气孔22和吸入器出气孔62输出,实现湿化。如图7所示,旋转调节杆42使密封头41后移,密封头41不封闭径向孔23,氧气从径向孔23漏出,P1=P2,氧气不能进入水中湿化,而直接依次通过瓶塞出气孔22和吸入器出气孔62输出,氧气不湿化,适用于氧气雾化时。调节套43可以与瓶体1制成一体,二者也可以不制成一体,分别制造后在通过现有的塑料连接方法进行连接。为了方便旋转调节杆42,调节结构4包括旋钮45,旋钮45与调节杆42后端连接。调节杆42与调节套43可以仅通过小的间隙配合实现密封,但制造要求较高。也可以调节结构4包括密封圈44,密封圈44设置在调节杆42前段与调节套43之间。密封圈44实现调节杆42与调节套43密封,可提高密封可靠性。径向孔23与密封头41的形状优选如下:径向孔23的孔口形状为锥形,密封头41的形状为球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1)、瓶塞(2)和氧气管(3),瓶体(1)包括瓶颈(11),瓶颈(11)上设置有连接螺纹(12),瓶塞(2)固定在的瓶颈(11)内,瓶塞(2)上设置有瓶塞进气孔(21)和瓶塞出气孔(22),氧气管(3)与瓶塞进气孔(21)对应设置并与瓶塞(2)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结构(4),瓶塞(2)上设置有与瓶塞进气孔(21)连通的径向孔(23),瓶塞(2)的顶面为连接贴合面(24),调节结构(4)与径向孔(23)同轴设置并位于连接螺纹(12)下方,调节结构(4)包括密封头(41)、调节杆(42)和调节套(43),调节套(43)与瓶颈(11)连接,调节杆(42)前段与调节套(43)配合密封,调节杆(42)后段与调节套(43)螺纹连接并外露,密封头(41)连接在调节杆(42)前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1)、瓶塞(2)和氧气管(3),瓶体(1)包括瓶颈(11),瓶颈(11)上设置有连接螺纹(12),瓶塞(2)固定在的瓶颈(11)内,瓶塞(2)上设置有瓶塞进气孔(21)和瓶塞出气孔(22),氧气管(3)与瓶塞进气孔(21)对应设置并与瓶塞(2)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结构(4),瓶塞(2)上设置有与瓶塞进气孔(21)连通的径向孔(23),瓶塞(2)的顶面为连接贴合面(24),调节结构(4)与径向孔(23)同轴设置并位于连接螺纹(12)下方,调节结构(4)包括密封头(41)、调节杆(42)和调节套(43),调节套(43)与瓶颈(1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唐志红许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