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前后倾翻装置和生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812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前后倾翻装置和生产方法,属于冶金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底座、倾翻支架、提升油缸、底托、水包和倒拉油缸。底座上设有立柱,倾翻支架铰接与立柱铰接连接,提升油缸的缸体安装在底座上,其活塞杆铰接连接倾翻支架,倒拉油缸的缸体安装在倾翻支架上部靠近立柱的一侧,底托的一侧与倾翻支架远离倒拉油缸的一侧铰接连接,底托的另一侧铰接连接倒拉油缸的活塞杆,水包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底托上。其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钢水或铁水的扒渣工作,且扒渣时不会对驱动油缸造成额外的压力,提高了倾翻装置的工作稳定性,降低了维护成本。该方法采用上述装置,操作方便快捷,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前后倾翻装置和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前后倾翻装置和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冶金行业中,钢(铁)水罐是炼钢(铁)厂的一种钢(铁)水盛放吊运设备,罐体内砌筑耐火材料,盛放钢水或铁水。铁水罐用于将混铁炉的铁水转运至转炉冶炼,钢水罐用于将转炉冶炼的钢水转运至连铸大包转台,然后向中间罐内浇注钢水,经过结晶器等设备使钢水成为一定规格尺寸的钢坯。一般情况下,实现盛满钢水的钢(铁)水罐的倾翻是利用天车副钩牵引固定于钢包底部的倾翻机构,通过天车主副钩的配合,使钢包平稳翻转,实现铁水或钢渣的倾倒。但是,这种利用行车吊运钢(铁)水罐的工作方式存在多个问题,一是危险系数高,吊运时绳索固定不牢靠时,容易导致工作到一般的钢(铁)水罐突然倾翻,高温钢水或铁水流出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导致工作人员受伤;二是行车吊运钢(铁)水罐对于场地空间等要求较高,占地空间大,操作繁琐且建造成本较大,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针对这个问题,市面上也出现了部分地面作业的钢(铁)水罐倾翻设备。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前后倾翻装置,包括底座(1)、倾翻支架(2)和提升油缸(3),所述底座(1)上设有立柱(11),所述倾翻支架(2)铰接与立柱(11)铰接连接,所述提升油缸(3)的缸体安装在底座(1)上,其活塞杆铰接连接倾翻支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托(4)、水包(5)和倒拉油缸(6);所述倒拉油缸(6)的缸体安装在倾翻支架(2)上部靠近立柱(11)的一侧,所述底托(4)的一侧与倾翻支架(2)远离倒拉油缸(6)的一侧铰接连接,底托(4)的另一侧铰接连接倒拉油缸(6)的活塞杆;所述水包(5)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底托(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前后倾翻装置,包括底座(1)、倾翻支架(2)和提升油缸(3),所述底座(1)上设有立柱(11),所述倾翻支架(2)铰接与立柱(11)铰接连接,所述提升油缸(3)的缸体安装在底座(1)上,其活塞杆铰接连接倾翻支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托(4)、水包(5)和倒拉油缸(6);所述倒拉油缸(6)的缸体安装在倾翻支架(2)上部靠近立柱(11)的一侧,所述底托(4)的一侧与倾翻支架(2)远离倒拉油缸(6)的一侧铰接连接,底托(4)的另一侧铰接连接倒拉油缸(6)的活塞杆;所述水包(5)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底托(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前后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倾翻支架(2)均具有两个且对称布置,两个底座(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前梁(12)和后梁(13),所述底托(4)具有一个,位于两个倾翻支架(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前后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12)和后梁(13)的下端装有车轮(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前后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12)和后梁(13)上装有电机(15),所述车轮(14)通过电机(15)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钢水包或铁水包前后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对锁紧板(41),锁紧板(41)上开设有位于同一高度的相对的通孔;所述水包(5)下部外侧设有至少两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朝辉童其胜汪祝胜房安军孙连宝潘成玉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致呈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