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包晶钢板坯高拉速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5808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亚包晶钢板坯高拉速生产方法,依次包括化学成分与温度合格的液态钢水用钢包运至板坯连铸→钢水进入中间包→钢水进入带四周冷却与振动的结晶器→带液芯的铸流以一定速度进入扇形段,一边运行,一边冷却→完全凝固成一定型状的固态铸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方法能够实现亚包晶钢板坯高拉速为1.6m/min时稳定生产,无漏钢事故出现,铸坯表面无纵裂纹与凹陷缺陷,铸坯中心偏析稳定控制在B0.5‑C1.5,热轧卷表面质量与性能良好,满足铸坯质量生产需求。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了冶炼-连铸-加热-轧制生产节奏匹配、释放铸机产能;同时促进了铸坯质量的稳定控制及降本增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亚包晶钢板坯高拉速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行业连续铸钢
,具体为一种亚包晶钢板坯高拉速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钢企同质化竞争的加剧,成本控制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目标是各大钢企永恒的追求,而实现亚包晶钢高拉速浇铸是提升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亚包晶钢主要指等效碳Ceq在0.08%-0.15%之间,Mn≥0.80%,并含有Nb,V,Ti,Cu,P等微合金元素的钢种;因该类成分钢种在凝固过程中发生包晶反应,初生凝固坯壳收缩剧烈;极易出现表面裂纹与偏离角凹陷等质量缺陷,同时在高拉速条件下,易出现漏钢等生产事故,亚包晶钢板坯高拉速一直是板坯连铸机稳定生产的难题之一;题目为《提高亚包晶钢板坯拉速对结晶器传热的影响》论文研究表明,拉速由1.3m/min提高到1.5m/min时,平均热流增加0.1MW/m2左右,宽边弯月面区域局部热流增加0.13MW/m2左右,均在合理范围内;但结晶器窄/宽面平均热流比超过0.9,应适当减结晶器锥度,宽面坯壳厚度平均减薄4mm左右,应严格控制结晶器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亚包晶钢板坯高拉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亚包晶钢的化学成分与温度合格的液态钢水用钢包运至板坯连铸;/nS2:钢水进入中间包;/nS3:钢水进入带四周冷却与振动的结晶器;/nS4:带液芯的铸流以一定速度进入板坯连铸机的扇形段,一边运行,一边冷却;/nS5:在板坯连铸机的尾段完全凝固成一定形状的固态铸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包晶钢板坯高拉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亚包晶钢的化学成分与温度合格的液态钢水用钢包运至板坯连铸;
S2:钢水进入中间包;
S3:钢水进入带四周冷却与振动的结晶器;
S4:带液芯的铸流以一定速度进入板坯连铸机的扇形段,一边运行,一边冷却;
S5:在板坯连铸机的尾段完全凝固成一定形状的固态铸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包晶钢板坯高拉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亚包晶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C:0.10-0.12%,Si:0.20-0.40%,Mn:1.10-1.30%,P≤0.020,S≤0.015%,Als:0.030-0.050%,Nb+Ti:0.030-0.050%;连铸坯断面规格为:230×(950-1600)mm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包晶钢板坯高拉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的中间包过热度为15-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包晶钢板坯高拉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的结晶器冷却宽面水量为4050-4500L/min,窄面水量为430-540L/min。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亚包晶钢板坯高拉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的倒锥度值为1%-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亚包晶钢板坯高拉速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振动模式为振动频率与振程随拉速呈反向变化,振程(S)=2+4×拉速(ν),频率(f)=160-10×拉速(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龙曹成虎张敏王志政钟鹏郑晴罗霄邱荣军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