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转角折弯开裂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品折弯的
,具体为防转角折弯开裂模具。
技术介绍
对料厚大于2.0mm的90°折弯又包边的产品,现有的加工模具生产产品时容易开裂,难成型。现有的处理方法是要求客户降低折弯边上的包边高度至两倍料厚以下,高度降低后包边角度开,然后用整形的方法,来满足客户的要求,此方法只适用于较矮的包边、且低于两倍的料厚,这种方法仍然存在开裂风险,增加了产品不良风险,增加了修模次数及对产品的外观检验,增加了成本,故急需改善此类包边的工艺及成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防转角折弯开裂模具,其可以满足产品包边高度的要求,而不影响产品的强度,降低了产品的浮料高度,提高了生产速度,降低了因开裂造成不良的风险和对此项的检验,有效的降低了修模次数和生产成本。防转角折弯开裂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夹板、大脱板、成型插刀、上模压料入块,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布置有夹板,所述上模座上固设有第一氮气弹簧,所述第一氮气弹簧的下端贯穿所 ...
【技术保护点】
1.防转角折弯开裂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夹板、大脱板、成型插刀、上模压料入块,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布置有夹板,所述上模座上固设有第一氮气弹簧,所述第一氮气弹簧的下端贯穿所述夹板后连接所述大脱板的上部安装槽,所述大脱板的下表面分别固设有下凸的成型插刀、下凸的上模压入块;/n所述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垫脚,所述下模座固装于所述垫脚的上表面,所述下模座和垫脚的整体面域对应于成型插刀、上模压入块的区域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布置有插刀靠刀、耐磨固定块、驱动块、冲子耐磨导向板,所述靠刀插刀的导向面对应于所述成型插刀的外侧导向直面对应布置,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防转角折弯开裂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模部分、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夹板、大脱板、成型插刀、上模压料入块,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布置有夹板,所述上模座上固设有第一氮气弹簧,所述第一氮气弹簧的下端贯穿所述夹板后连接所述大脱板的上部安装槽,所述大脱板的下表面分别固设有下凸的成型插刀、下凸的上模压入块;
所述下模部分包括下模座、垫脚,所述下模座固装于所述垫脚的上表面,所述下模座和垫脚的整体面域对应于成型插刀、上模压入块的区域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布置有插刀靠刀、耐磨固定块、驱动块、冲子耐磨导向板,所述靠刀插刀的导向面对应于所述成型插刀的外侧导向直面对应布置,所述成型插刀的远离所述靠刀插刀的一侧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导向斜角,开模状态下所述驱动块布置于所述成型插刀的正下方、且所述驱动块的朝向成型插刀的第一导向斜角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导向斜角,所述第一导向斜角通过第二导向斜角垂直插入驱动块的朝向所述插刀靠刀的间隙内,所述驱动块的底部设置导向下凸,所述导向下凸对应布置有横向复位顶杆、横向复位弹簧,所述驱动块的远离所述成插刀靠刀的上面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向斜角,成型冲子的第四导向斜角支承于第三导向斜角布置,所述成型冲子上部设置有下模导向板,所述下模导向板固装于所述下模座的对应上表面,所述下模导向板对应于成型冲子的位置设置有贯穿导向孔,所述成型冲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党新,张亮,康世杰,杨加军,黄杰,李桂勤,
申请(专利权)人:联德精密材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