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建筑型材矫正修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型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结构建筑型材矫正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如塑料、铝、玻璃纤维等)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本专利技术针对z型钢进行矫正修复,z型钢由于两侧为向外延伸状,没有支撑点,从而在运输或者搬运以及工作过程中造成碰撞,从而容易导致z型钢两侧角度的变形,变形后的z型钢无法与其他型材进行配合,为了节约成本可将变形位置进行矫正修复,但是在矫正修复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在对z型钢进行修复过程中,由于z型钢有不同的的厚度和z型钢两侧有不同的倾斜角度,当需要对不同厚度以及角度的z型钢进行矫正修复时,厂家需要采购相对应的夹具以及矫正零件,从而提高了矫正的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建筑型材矫正修复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结构建筑型材矫正修复系统,包括支撑座、固定机构和矫正机构,支撑座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建筑型材矫正修复系统,包括支撑座(1)、固定机构(2)和矫正机构(3),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下部与支撑座(1)下端内壁相连接,支撑座(1)左右两侧内壁安装有矫正机构(3),矫正机构(3)均与支撑座(1)相连接;其中:/n所述支撑座(1)包括底板(11)、脚座(12)、左侧板(13)、右侧板(14)和顶板(15),底板(11)下端面靠近拐角位置均安装有脚座(12),脚座(12)下端面均设置在地面上,底板(11)上端面靠近左端与靠近右端位置均安装有左侧板(13)与右侧板(14),左侧板(13)与右侧板(14)上端面均与顶板(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建筑型材矫正修复系统,包括支撑座(1)、固定机构(2)和矫正机构(3),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下部与支撑座(1)下端内壁相连接,支撑座(1)左右两侧内壁安装有矫正机构(3),矫正机构(3)均与支撑座(1)相连接;其中:
所述支撑座(1)包括底板(11)、脚座(12)、左侧板(13)、右侧板(14)和顶板(15),底板(11)下端面靠近拐角位置均安装有脚座(12),脚座(12)下端面均设置在地面上,底板(11)上端面靠近左端与靠近右端位置均安装有左侧板(13)与右侧板(14),左侧板(13)与右侧板(14)上端面均与顶板(15)下端面相连接,左侧板(13)与右侧板(14)内侧端面均安装有矫正机构(3);
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抵紧气缸(21)、带动伸缩杆(22)、连动架(23)、放置块(24)、夹紧板(25)、抵紧弹簧(26)和连接台(27),顶板(15)上端面中部开设有安装孔,顶板(15)上端面位于安装孔前侧和后侧均前后对称开设有固定孔,安装孔内设置有抵紧气缸(21),抵紧气缸(21)的固定端外壁与安装在孔内壁相连接,固定孔内壁均与带动伸缩杆(22)的固定端外壁相连接,抵紧气缸(21)和带动伸缩杆(22)的伸缩端外壁均连接有连动架(23),抵紧气缸(21)和带动伸缩杆(22)的伸缩端均与放置块(24)上端面相连接,放置块(24)为开口向前侧的匚形结构,放置块(24)上端面内壁与下端面内壁均匀开设有多个弹簧槽,弹簧槽内安装有抵紧弹簧(26),抵紧弹簧(26)另一端均与夹紧板(25)相连接,夹紧板(25)后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放置块(24)后端内壁相连接,放置块(24)下端面连接有连接台(27),连接台(27)的下端面安装在底板(11)上端面上;
所述矫正机构(3)包括吊板(31)、电动推杆(32)、第一轴销(33)、第一耳座(34)、推动板(35)、连接板(36)、调节板(37)和调节单元(38),位于抵紧气缸(21)与带动伸缩杆(22)之间设置有吊板(31),吊板(31)上端均与顶板(15)下端面相连接,吊板(31)右侧端面中部开设有阶梯槽,阶梯槽左端内壁与电动推杆(32)的固定端外壁相连接,电动推杆(32)的伸缩端外壁与阶梯槽的右侧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接,电动推杆(32)的伸缩端开设有连接孔,第一耳座(34)连接端均开设有对接孔,对接孔与连接孔内均转动安装有第一销轴,第一耳座(34)的固定端与推动板(35)内侧端面的上侧相连接,推动板(35)远离第一耳座(34)的端面铰链连接有连接板(36),连接板(36)末端均与夹紧板(25)侧面相连接,放置块(24)的左端面上侧与右端面下侧均安装有调节板(37),调节板(37)外侧均连接有调节单元(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型材矫正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架(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