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及扫地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557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扫地机器人及扫地机器人系统,其中,扫地机器人包括主机组件和水箱组件,主机组件的侧部设有容置槽,水箱组件安装于容置槽中,水箱组件包括水箱壳体、接电触点、第一转接触点以及导线,水箱壳体包括顶壳、中间壳体以及底壳,底壳与中间壳体围合形成供水腔,接电触点安装于顶壳远离主机组件的一侧,第一转接触点安装于顶壳朝向主机组件的一侧并可与主机组件电性连接,导线连接接电触点和第一转接触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扫地机器人通过将接电触点设于顶壳远离主机组件的一侧,这样,配合扫地机器人使用的充电设备或者集尘站无需设置爬坡结构,结构更为简洁,占用空间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地机器人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以及一种采用该扫地机器人的扫地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扫地机器人为了能够长时间不停地运转,会加设一个集尘站,当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组件收集满灰尘碎屑时,扫地机会自动运行至集尘站,集尘站对接扫地机器人的排尘口将尘盒组件中的灰尘碎屑抽吸干净。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尘盒组件的进尘口和排尘口共用一个开口,并且都位于扫地机器人的底部,充电触点也设于扫地机器人的底部。为了适应扫地机器人,现有的集尘站需要做一个爬坡结构,在爬坡结构上设置集尘口和供电触点。集尘站运作时,扫地机器人运行至爬坡结构的表面,排尘口与集尘口对接进行排尘,充电触点与供电触点对接进行充电。该设计方式的集尘站结构复杂,占地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公开一种扫地机器人,能够使得与其配合使用的集尘站结构更为简洁,占用空间更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主机组件,所述主机组件的侧部设有容置槽;<br>水箱组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机组件,所述主机组件的侧部设有容置槽;/n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置槽中;/n其中,所述水箱组件包括:/n水箱壳体,所述水箱壳体包括顶壳、中间壳体以及底壳,所述底壳与所述中间壳体围合形成供水腔;/n接电触点,所述接电触点安装于所述顶壳远离所述主机组件的一侧;/n第一转接触点,所述第一转接触点安装于所述顶壳朝向所述主机组件的一侧并可与所述主机组件电性连接;/n导线,所述导线连接所述接电触点和所述第一转接触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组件,所述主机组件的侧部设有容置槽;
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置槽中;
其中,所述水箱组件包括:
水箱壳体,所述水箱壳体包括顶壳、中间壳体以及底壳,所述底壳与所述中间壳体围合形成供水腔;
接电触点,所述接电触点安装于所述顶壳远离所述主机组件的一侧;
第一转接触点,所述第一转接触点安装于所述顶壳朝向所述主机组件的一侧并可与所述主机组件电性连接;
导线,所述导线连接所述接电触点和所述第一转接触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触点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电触点远离所述主机组件的表面不在同一平面或者在同一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接电触点沿周向间隔设于所述水箱壳体远离所述主机组件的一侧,两个所述接电触点远离所述主机组件的表面均为平面或者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腔分隔为至少两个相互独立且互相连通的容水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的底部设有出水孔、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所述容水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出水孔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水箱组件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用于向拖布排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司徒伟贤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