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34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其结构包括盔体、散热孔、滑条、防护罩、滑块和辅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通过在盔体顶部设置了辅助机构,吸汗层吸收参与者分泌的汗水,按摩块达到对参与者头部按摩的目的,给予参与者舒适的穿戴感受,防护层避免盔体因冲击力而损坏,减震层初步消除冲击力,第二弹簧进一步消除纵向冲击力,第一弹簧收缩以带动导向块在导向杆外壁左右滑动,达到消除横向冲击力的目的,提供了头盔安全系数,减轻了参与者头部因撞击所受的伤害,保证了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
本技术是一种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属于体育竞技护具领域。
技术介绍
体育竞技是指在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活动过程,体育竞技是一种制度化、体系化的竞争性体育活动,以打败竞争对手获取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利益为目标,在正式组织的体育群体的成员或代表之间进行,强调通过竞赛来显示体力和智力,在明确界定的正式规则限度之内进行,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参与者在体育竞技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参与者需要提前穿戴安全防护散热头盔。现有技术的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由于其通常以单一的盔体为主要防护主体,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导致其所具有的功能较少,不仅影响了体育竞技的成绩,还对参与者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由于其通常以单一的盔体为主要防护主体,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导致其所具有的功能较少,不仅影响了体育竞技的成绩,还对参与者人身安全造成隐患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包括盔体、散热孔、滑条、防护罩、滑块和辅助机构,所述盔体左右两侧底部开设有散热孔,且盔体顶部贴合有滑条,所述防护罩内壁前端左右两侧通过转轴与盔体外壁后端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且防护罩顶部固定的滑块与滑条滑动连接,所述辅助机构设置于盔体顶部,所述辅助机构由防护层、减震组件、吸汗层和按摩块组成,所述防护层内壁贴合于盔体外壁顶部,所述减震组件设置于防护层内壁与盔体外壁间,所述吸汗层外壁贴合于盔体内壁,且吸汗层内壁等距排列有按摩块。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由减震层、安装块、固定块、导向杆、第一弹簧、导向块、固定杆和第二弹簧组成,所述减震层外壁贴合于防护层内壁顶部,且减震层内壁中部与安装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固定于盔体外壁顶部左右两侧,所述导向杆设置于盔体外壁顶端中部,且导向杆外壁左右两侧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导向块内壁与导向杆外壁左右两侧滑动连接,且导向块顶部与固定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顶部与减震层内壁左右两侧相连接,且第二弹簧底部与固定块顶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截面直径为3mm,且导向杆左右两侧与固定块内侧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内侧与第一弹簧外侧相连接,且第一弹簧内侧与导向块外侧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对称分布于减震层底部左右两侧,且固定杆顶部与安装块中部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外侧截面积大于内侧截面积,且散热孔内壁开设有导流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表面电镀有镀锌层,且第二弹簧最大回弹力为10N。进一步地,所述吸汗层厚度为3mm,且吸汗层表面贯穿有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为钨钢材质。进一步地,所述吸汗层为玉米纤维材质。本技术的一种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通过在盔体顶部设置了辅助机构,吸汗层吸收参与者分泌的汗水,按摩块达到对参与者头部按摩的目的,给予参与者舒适的穿戴感受,防护层避免盔体因冲击力而损坏,减震层初步消除冲击力,第二弹簧进一步消除纵向冲击力,第一弹簧收缩以带动导向块在导向杆外壁左右滑动,达到消除横向冲击力的目的,提供了头盔安全系数,减轻了参与者头部因撞击所受的伤害,保证了参与者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减震组件部分主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盔体-1、散热孔-2、滑条-3、防护罩-4、滑块-5、辅助机构-6、防护层-61、减震组件-62、吸汗层-63、按摩块-64、减震层-621、安装块-622、固定块-623、导向杆-624、第一弹簧-625、导向块-626、固定杆-627、第二弹簧-62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包括盔体1、散热孔2、滑条3、防护罩4、滑块5和辅助机构6,盔体1左右两侧底部开设有散热孔2,避免参与者头部因散热不佳而闷汗,且盔体1顶部贴合有滑条3,防护罩4内壁前端左右两侧通过转轴与盔体1外壁后端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且防护罩4顶部固定的滑块5与滑条3滑动连接,便于控制防护罩4的状态,辅助机构6设置于盔体1顶部,辅助机构6由防护层61、减震组件62、吸汗层63和按摩块64组成,防护层61内壁贴合于盔体1外壁顶部,减震组件62设置于防护层61内壁与盔体1外壁间,吸汗层63外壁贴合于盔体1内壁,且吸汗层63内壁等距排列有按摩块64。其中,所述减震组件62由减震层621、安装块622、固定块623、导向杆624、第一弹簧625、导向块626、固定杆627和第二弹簧628组成,减震层621外壁贴合于防护层61内壁顶部,且减震层621内壁中部与安装块622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块623固定于盔体1外壁顶部左右两侧,导向杆624设置于盔体1外壁顶端中部,且导向杆624外壁左右两侧缠绕有第一弹簧625,导向块626内壁与导向杆624外壁左右两侧滑动连接,且导向块626顶部与固定杆627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628顶部与减震层621内壁左右两侧相连接,且第二弹簧628底部与固定块623顶部相连接。其中,所述导向杆624截面直径为3mm,且导向杆624左右两侧与固定块623内侧相焊接,保证导向杆624的稳定性。其中,所述固定块623内侧与第一弹簧625外侧相连接,且第一弹簧625内侧与导向块626外侧相连接,保证第一弹簧625的稳定性。其中,所述固定杆627对称分布于减震层621底部左右两侧,且固定杆627顶部与安装块622中部转动连接,保证减震组件62的减震强度。其中,所述散热孔2外侧截面积大于内侧截面积,且散热孔2内壁开设有导流槽,加快散热孔2内的空气流速,以提升头盔的散热效果。其中,所述第二弹簧628表面电镀有镀锌层,且第二弹簧628最大回弹力为10N,避免第二弹簧628因生锈而无法使用。其中,所述吸汗层63厚度为3mm,且吸汗层63表面贯穿有透气孔,避免吸汗层63的汗渍滋生细菌。其中,所述固定杆627为钨钢材质。其中,所述吸汗层63为玉米纤维材质。本专利所述的吸汗层63为玉米纤维材质,玉米纤维是以玉米、小麦等淀粉为原料,经发酵转化成乳酸再经聚合,纺丝而制成的合成纤维,玉米纤维是以人体内含有的乳酸作原料合成的乳酸聚合物,对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包括盔体(1)、散热孔(2)、滑条(3)、防护罩(4)和滑块(5),所述盔体(1)左右两侧底部开设有散热孔(2),且盔体(1)顶部贴合有滑条(3),所述防护罩(4)内壁前端左右两侧通过转轴与盔体(1)外壁后端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且防护罩(4)顶部固定的滑块(5)与滑条(3)滑动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6),所述辅助机构(6)设置于盔体(1)顶部,所述辅助机构(6)由防护层(61)、减震组件(62)、吸汗层(63)和按摩块(64)组成,所述防护层(61)内壁贴合于盔体(1)外壁顶部,所述减震组件(62)设置于防护层(61)内壁与盔体(1)外壁间,所述吸汗层(63)外壁贴合于盔体(1)内壁,且吸汗层(63)内壁等距排列有按摩块(6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包括盔体(1)、散热孔(2)、滑条(3)、防护罩(4)和滑块(5),所述盔体(1)左右两侧底部开设有散热孔(2),且盔体(1)顶部贴合有滑条(3),所述防护罩(4)内壁前端左右两侧通过转轴与盔体(1)外壁后端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且防护罩(4)顶部固定的滑块(5)与滑条(3)滑动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6),所述辅助机构(6)设置于盔体(1)顶部,所述辅助机构(6)由防护层(61)、减震组件(62)、吸汗层(63)和按摩块(64)组成,所述防护层(61)内壁贴合于盔体(1)外壁顶部,所述减震组件(62)设置于防护层(61)内壁与盔体(1)外壁间,所述吸汗层(63)外壁贴合于盔体(1)内壁,且吸汗层(63)内壁等距排列有按摩块(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竞技用安全防护散热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62)由减震层(621)、安装块(622)、固定块(623)、导向杆(624)、第一弹簧(625)、导向块(626)、固定杆(627)和第二弹簧(628)组成,所述减震层(621)外壁贴合于防护层(61)内壁顶部,且减震层(621)内壁中部与安装块(62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623)固定于盔体(1)外壁顶部左右两侧,所述导向杆(624)设置于盔体(1)外壁顶端中部,且导向杆(624)外壁左右两侧缠绕有第一弹簧(625),所述导向块(626)内壁与导向杆(624)外壁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巍刘毅黄灏磊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