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有专利>正文

一种埋盐式腌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20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埋盐式腌鱼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埋盐式腌鱼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埋盐式腌鱼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床板、支撑脚架、运行控制屏和开鳞系统等;支撑脚架上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安装总框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运行控制屏下方与安装总框相连接;开鳞系统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开鳞系统与安装总框相连接;入盐系统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杀好的带有鱼鳞的鱼的表面拍打,使鱼表面的鱼鳞振动展开,并通过鱼鳞振动展开的开口将盐加入至鱼鳞内部,最后将鱼鳞再次压平使盐分能够稳定存留在鱼鳞内部,便于后续腌制入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埋盐式腌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埋盐式腌鱼装置。
技术介绍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目前,现有技术中腌制咸鱼的方法就是鱼体表面擦上一层盐,改变渗透压使鱼体内水分渗出获得咸鱼干,但是由于鱼体表面十分光滑,要使盐稳定的附着在鱼的体表十分困难,需要人工手沾盐后用很大的力量反复擦拭鱼的体表,在这一过程中非常容易损伤鱼的表面,或者消耗大量的盐对鱼进行整体埋藏,现有技术缺乏一种能够在使用少量食盐的情况下将食盐稳定附着在鱼的体表,达到使用少量食盐腌制咸鱼的目的方法和手段。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埋盐式腌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腌制咸鱼的方法就是鱼体表面擦上一层盐,改变渗透压使鱼体内水分渗出获得咸鱼干,但是由于鱼体表面十分光滑,要使盐稳定的附着在鱼的体表十分困难,需要人工手沾盐后用很大的力量反复擦拭鱼的体表,在这一过程中非常容易损伤鱼的表面,或者消耗大量的盐对鱼进行整体埋藏,现有技术缺乏一种能够在使用少量食盐的情况下将食盐稳定附着在鱼的体表,达到使用少量食盐腌制咸鱼的目的方法和手段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埋盐式腌鱼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埋盐式腌鱼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床板;支撑脚架,支撑脚架上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安装总框,安装总框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运行控制屏,运行控制屏下方与安装总框相连接;开鳞系统,开鳞系统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开鳞系统与安装总框相连接;入盐系统,入盐系统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入盐系统与开鳞系统相连接;合鳞系统,合鳞系统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合鳞系统与开鳞系统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开鳞系统包括有:第一电动滑柱,第一电动滑柱与安装总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动滑座,第一电动滑座与第一电动滑柱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转盘,第一电动转盘上方与第一电动滑座进行螺栓连接;第一集合板,第一集合板上方与第一电动转盘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电动滑柱,第二电动滑柱与第一集合板相连接;第一电动滑板,第一电动滑板与第二电动滑柱进行滑动连接;锥形槽块,锥形槽块与第一电动滑板进行焊接;第二电动滑板,第二电动滑板与第二电动滑柱进行滑动连接;锥形刺,锥形刺与第二电动滑板进行焊接;动力电机,动力电机与安装总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轴杆,第一转轴杆与动力电机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一转轴杆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轴承板,第一固定轴承板与第一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轴承板与安装总框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安装框,第一安装框与第一固定轴承板进行焊接;第一平齿轮,第一平齿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一伸缩转轴,第一伸缩转轴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轴承套板,轴承套板与第一伸缩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与轴承套板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上方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轴心与第一伸缩转轴进行固接;第三平齿轮,第三平齿轮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二转轴杆,第二转轴杆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轴心与第二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二安装框,第二安装框上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与第二安装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平齿轮,第四平齿轮轴心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第四传动轮与合鳞系统相连接;第三转轴杆,第三转轴杆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第五传动轮轴心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第六传动轮轴心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入盐系统相连接;电动转动挡板,电动转动挡板上方与第一电动滑座相连接;收集箱,收集箱下方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第五平齿轮,第五平齿轮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五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一安装框相连接;第六平齿轮,第六平齿轮与第五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七传动轮,第七传动轮轴心与第六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轴心与第一安装框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第八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柱形半齿轮,柱形半齿轮与第八传动轮进行固接,柱形半齿轮与第一安装框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第九传动轮与柱形半齿轮进行固接;第十传动轮,第十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轴心与第一安装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半齿轮,第一半齿轮轴心与第十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七平齿轮,第七平齿轮与第一半齿轮进行啮合;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与第一安装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七平齿轮进行固接;内螺纹滑动板,内螺纹滑动板内侧与第一丝杆进行传动连接;扭力弹簧转轴座,扭力弹簧转轴座下方与内螺纹滑动板相连接;衔接转动柱,衔接转动柱下方与扭力弹簧转轴座相连接;第八平齿轮,第八平齿轮轴心与衔接转动柱进行固,第八平齿轮与柱形半齿轮进行啮合;固定杆,固定杆下方与衔接转动柱进行焊接;拍打长板,拍打长板与固定杆进行焊接;悬挂钩,悬挂钩上方与第一电动滑座相连接;限位滑杆,限位滑杆与第一安装框进行焊接,限位滑杆外表面与内螺纹滑动板进行滑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入盐系统包括有:第四转轴杆,第四转轴杆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一传动轮轴心与第四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转动盘座,第一转动盘座下方与第四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一弧形限位滑块,第一弧形限位滑块下方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第一弧形限位滑块上方与第一转动盘座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弧形限位滑块,第二弧形限位滑块下方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第二弧形限位滑块上方与第一转动盘座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滑柱,第三电动滑柱下方与第一转动盘座相连接;第一撒盐机构,第一撒盐机构与第三电动滑柱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撒盐机构,第二撒盐机构与第三电动滑柱进行滑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合鳞系统包括有:第十二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第十三传动轮轴心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转轴杆,第五转轴杆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转轴杆与工作机床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第十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三传动轮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埋盐式腌鱼装置,包括有:/n工作机床板(1);/n支撑脚架(2),支撑脚架(2)上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焊接;/n安装总框(3),安装总框(3)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焊接;/n其特征是,还包括有:/n运行控制屏(4),运行控制屏(4)下方与安装总框(3)相连接;/n开鳞系统(5),开鳞系统(5)与工作机床板(1)相连接,开鳞系统(5)与安装总框(3)相连接;/n入盐系统(6),入盐系统(6)与工作机床板(1)相连接,入盐系统(6)与开鳞系统(5)相连接;/n合鳞系统(7),合鳞系统(7)与工作机床板(1)相连接,合鳞系统(7)与开鳞系统(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盐式腌鱼装置,包括有:
工作机床板(1);
支撑脚架(2),支撑脚架(2)上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焊接;
安装总框(3),安装总框(3)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焊接;
其特征是,还包括有:
运行控制屏(4),运行控制屏(4)下方与安装总框(3)相连接;
开鳞系统(5),开鳞系统(5)与工作机床板(1)相连接,开鳞系统(5)与安装总框(3)相连接;
入盐系统(6),入盐系统(6)与工作机床板(1)相连接,入盐系统(6)与开鳞系统(5)相连接;
合鳞系统(7),合鳞系统(7)与工作机床板(1)相连接,合鳞系统(7)与开鳞系统(5)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盐式腌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开鳞系统(5)包括有:
第一电动滑柱(501),第一电动滑柱(501)与安装总框(3)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电动滑座(502),第一电动滑座(502)与第一电动滑柱(501)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电动转盘(503),第一电动转盘(503)上方与第一电动滑座(502)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集合板(504),第一集合板(504)上方与第一电动转盘(503)进行螺栓连接;
第二电动滑柱(505),第二电动滑柱(505)与第一集合板(504)相连接;
第一电动滑板(506),第一电动滑板(506)与第二电动滑柱(505)进行滑动连接;
锥形槽块(507),锥形槽块(507)与第一电动滑板(506)进行焊接;
第二电动滑板(508),第二电动滑板(508)与第二电动滑柱(505)进行滑动连接;
锥形刺(509),锥形刺(509)与第二电动滑板(508)进行焊接;
动力电机(5010),动力电机(5010)与安装总框(3)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转轴杆(5011),第一转轴杆(5011)与动力电机(5010)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一转轴杆(5011)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固定轴承板(5012),第一固定轴承板(5012)与第一转轴杆(5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轴承板(5012)与安装总框(3)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安装框(5013),第一安装框(5013)与第一固定轴承板(5012)进行焊接;
第一平齿轮(5014),第一平齿轮(5014)轴心与第一转轴杆(5011)进行固接;
第一伸缩转轴(5015),第一伸缩转轴(5015)与第一转轴杆(5011)进行固接;
轴承套板(5016),轴承套板(5016)与第一伸缩转轴(5015)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电动推杆(5017),第一电动推杆(5017)与轴承套板(5016)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5017)上方与工作机床板(1)相连接;
第二平齿轮(5018),第二平齿轮(5018)轴心与第一伸缩转轴(5015)进行固接;
第三平齿轮(5019),第三平齿轮(5019)与第二平齿轮(5018)进行啮合;
第二转轴杆(5020),第二转轴杆(5020)与第三平齿轮(5019)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5020)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传动轮(5021),第一传动轮(5021)轴心与第二转轴杆(5020)进行固接;
第二安装框(5022),第二安装框(5022)上方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焊接;
第二传动轮(5023),第二传动轮(5023)与第二安装框(5022)进行转动连接;
第四平齿轮(5024),第四平齿轮(5024)轴心与第二传动轮(5023)进行固接;
第三传动轮(5025),第三传动轮(502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5023)进行传动连接;
第四传动轮(5026),第四传动轮(5026)与合鳞系统(7)相连接;
第三转轴杆(5027),第三转轴杆(5027)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转轴杆(5027)外表面与第四传动轮(5026)进行固接,第三转轴杆(5027)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5025)进行固接;
第五传动轮(5028),第五传动轮(5028)轴心与工作机床板(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502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5021)进行传动连接;
第六传动轮(5029),第六传动轮(5029)轴心与第五传动轮(5028)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轮(502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入盐系统(6)相连接;
电动转动挡板(5030),电动转动挡板(5030)上方与第一电动滑座(502)相连接;
收集箱(5031),收集箱(5031)下方与工作机床板(1)相连接;
第五平齿轮(5032),第五平齿轮(5032)与第一平齿轮(5014)进行啮合;
第二电动推杆(5033),第二电动推杆(5033)与第五平齿轮(503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推杆(5033)与第一安装框(5013)相连接;
第六平齿轮(5034),第六平齿轮(5034)与第五平齿轮(5032)进行啮合;
第七传动轮(5035),第七传动轮(5035)轴心与第六平齿轮(5034)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5035)轴心与第一安装框(5013)进行转动连接;
第八传动轮(5036),第八传动轮(503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5035)进行传动连接;
柱形半齿轮(5037),柱形半齿轮(5037)与第八传动轮(5036)进行固接,柱形半齿轮(5037)与第一安装框(5013)进行转动连接;
第九传动轮(5038),第九传动轮(5038)与柱形半齿轮(5037)进行固接;
第十传动轮(5039),第十传动轮(503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5038)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5039)轴心与第一安装框(5013)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半齿轮(5040),第一半齿轮(5040)轴心与第十传动轮(5039)进行固接;
第七平齿轮(5041),第七平齿轮(5041)与第一半齿轮(5040)进行啮合;
第一丝杆(5042),第一丝杆(5042)与第一安装框(5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5042)与第七平齿轮(5041)进行固接;
内螺纹滑动板(5043),内螺纹滑动板(5043)内侧与第一丝杆(5042)进行传动连接;
扭力弹簧转轴座(5044),扭力弹簧转轴座(5044)下方与内螺纹滑动板(5043)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有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