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812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包括机架、搅拌腌制箱、第一进料箱和第二进料箱,机架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可自锁的万向轮;搅拌腌制箱设置在机架的上端上;第一进料箱设置在搅拌腌制箱的顶端的左侧,第一进料箱通过位于搅拌腌制箱顶部的第一通孔与搅拌腌制箱相连通,盐能够通过第一进料箱进入搅拌腌制箱内;第二进料箱设置在搅拌腌制箱的顶端的右侧,第二进料箱通过位于与搅拌腌制箱顶端的第二通孔与搅拌腌制箱相连通,水产品能够通过第二进料箱进入搅拌腌制箱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因而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盐和谁产品的搅拌效果好,有利于对水产品进行腌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品腌制
,具体为一种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
技术介绍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包括:(1)捕捞和养殖生产的鱼、虾、蟹、贝、藻类、海兽等鲜活品;(2)经过冷冻、腌制、干制、熏制、熟制、罐装和综合利用的加工产品。水产食品营养丰富,风味各异。低值鱼类和加工废弃物等制成的鱼粉、浓鱼汁等是重要的蛋白质饲料。利用水产动植物制成的蛋白质水鲜产品,如油脂、胶类、维生素、激素和其他制品,是有多种用途的化工、医药用品。现有水产品储存都是采用盐腌方法,这样可以保证移动时效,但是现有的腌制水产品都是靠人手人工搅拌水产品,搅拌不均匀,且水产品在搅拌过程中很容易刺伤手。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搅拌不均匀、会损伤人手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其中,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可自锁的万向轮;搅拌腌制箱,所述搅拌腌制箱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端上;第一进料箱,所述第一进料箱设置在所述搅拌腌制箱的顶端的左侧,所述第一进料箱通过位于所述搅拌腌制箱顶部的第一通孔与所述搅拌腌制箱相连通,盐能够通过第一进料箱进入搅拌腌制箱内;第二进料箱,所述第二进料箱设置在所述搅拌腌制箱的顶端的右侧,所述第二进料箱通过位于所述与所述搅拌腌制箱顶端的第二通孔与所述搅拌腌制箱相连通,水产品能够通过第二进料箱进入搅拌腌制箱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料箱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上筒体和第一下锥筒,所述第一下锥筒的大端与所述第一上筒体相连,所述第一下锥筒的小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搅拌腌制箱相连通,所述第一上筒体的顶部的内侧设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的内壁上环形设有若干个三角形刀片。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筒体的两侧分别具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下侧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位于对应的安装板下方的导向板滑动配合,且所述齿条的内端能够穿过位于所述第一上筒体对应一侧上的小孔伸入所述第一上筒体内,且所述齿条的内端上连接有限流板,所述限流板与所述第一上筒体的侧壁相配合,且所述限流板的内端上设有磁铁,一对磁铁能够将一对限流板吸合在一起。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筒体内设有集流锥筒,所述集流锥筒的大端与所述第一上筒体的侧壁相连,所述集流锥筒的下端向下延伸,且所述集流锥筒的下端位于一对限流板的上方。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料箱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上筒体和第二下锥筒,所述第二上筒体的一侧具有横板,所述横板上固定有风机,所述风机与一进风管相连,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位于所述第二上筒体内,所述进风管的出风端上连接有竖盲管,且所述进风管与所述竖盲管相连通,所述竖盲管的内侧设有若干个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竖盲管相连通,所述第二上筒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出风孔。更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孔的外侧通过一支撑架连接有防尘网,所述支撑架包括环形板,所述环形板通过一对螺钉与所述第二上筒体相连,所述环形板的外端环形设有若干个倾斜支撑杆,所述防尘网粘结在若干个倾斜支撑杆外。更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腌制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搅拌腌制箱分隔为上箱和下箱,所述第一进料箱、第二进料箱均与所述上箱相连通,所述隔板上设有一对通孔,所述上箱通过一对通孔与所述下箱连通,所述上箱的一侧外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位于所述上箱内,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周上环形设有若干个L形搅拌杆,所述L形搅拌杆的长杆与所述第一搅拌轴相连,所述L形搅拌杆的短杆向所述上箱的另一侧延伸。更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上板,所述上板的底端上开设有一对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上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位于所述下箱内,所述第二搅拌轴上环形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搅拌轴相垂直的搅拌杆。更进一步地,所述下箱的一侧通过一橡胶卡环可拆卸地连接有盖体,所述下箱的一侧设有连接孔,所述橡胶卡环包括外环,所述外环嵌设在位于所述连接孔侧壁上的环形槽内,所述外环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环形弧臂,一对环形弧臂能够位于所述盖体外周上的环形安装槽内,且所述环形弧臂的底部能够抵压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对应的侧壁上。更进一步地,所述下箱的另一侧设有透明观察窗。(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包括第一进料箱、第二进料箱和搅拌腌制箱,因而使得本专利技术对水产品和盐进行充分搅拌,因而有利于对水产品进行腌制,提升了对水产品的腌制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G处的放大视图。图3为图2中H处的放大视图。图4为图1中I处的放大视图。附图中:三角形刀片1、进风管2、竖盲管3、支管4、支撑架5、环形板51、倾斜支撑杆52、防尘网6、L形搅拌杆7、橡胶卡环8、外环81、环形弧臂82、机架10、上板101、凹槽1011、下板102、连接柱103、万向轮20、搅拌腌制箱30、第一通孔301、第二通孔302、上箱303、下箱304、连接孔3041、环形槽30411、第一进料箱40、第一上筒体401、安装板4011、导向板4012、小孔4013、第一下锥筒402、下料筒403、第二进料箱50、第二上筒体501、横板5011、出风孔5012、第二下锥筒502、V形阻挡齿503、集流锥筒60、第一电机70、齿轮80、齿条90、限流板100、磁铁110、风机120、隔板130、通孔131、第二电机140、第一搅拌轴150、第三电机160、第二搅拌轴170、搅拌杆180、盖体190、环形安装槽191、手拉环192、透明观察窗200、封盖210、锥形操作板2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包括机架10、搅拌腌制箱30、第一进料箱40和第二进料箱50,所述机架10包括上板101和下板102,所述上板101与所述下板102之间通过一对连接柱103相连,所述下板102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可自锁的万向轮20,由于设置了万向轮20,因而便于对该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进行移动,所述搅拌腌制箱30设置在所述机架10的上端上,所述第一进料箱40设置在所述搅拌腌制箱30的顶端的左侧,所述第一进料箱40通过位于所述搅拌腌制箱30顶部的第一通孔301与所述搅拌腌制箱30相连通,盐能够通过第一进料箱40进入搅拌腌制箱30内,所述第二进料箱50设置在所述搅拌腌制箱30的顶端的右侧,所述第二进料箱50通过位于所述与所述搅拌腌制箱30顶端的第二通孔302与所述搅拌腌制箱30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0),所述机架(10)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可自锁的万向轮(20);/n搅拌腌制箱(30),所述搅拌腌制箱(30)设置在所述机架(10)的上端上;/n第一进料箱(40),所述第一进料箱(40)设置在所述搅拌腌制箱(30)的顶端的左侧,所述第一进料箱(40)通过位于所述搅拌腌制箱(30)顶部的第一通孔(301)与所述搅拌腌制箱(30)相连通,盐能够通过第一进料箱(40)进入搅拌腌制箱(30)内;/n第二进料箱(50),所述第二进料箱(50)设置在所述搅拌腌制箱(30)的顶端的右侧,所述第二进料箱(50)通过位于所述与所述搅拌腌制箱(30)顶端的第二通孔(302)与所述搅拌腌制箱(30)相连通,水产品能够通过第二进料箱(50)进入搅拌腌制箱(30)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所述机架(10)的底端设有若干个可自锁的万向轮(20);
搅拌腌制箱(30),所述搅拌腌制箱(30)设置在所述机架(10)的上端上;
第一进料箱(40),所述第一进料箱(40)设置在所述搅拌腌制箱(30)的顶端的左侧,所述第一进料箱(40)通过位于所述搅拌腌制箱(30)顶部的第一通孔(301)与所述搅拌腌制箱(30)相连通,盐能够通过第一进料箱(40)进入搅拌腌制箱(30)内;
第二进料箱(50),所述第二进料箱(50)设置在所述搅拌腌制箱(30)的顶端的右侧,所述第二进料箱(50)通过位于所述与所述搅拌腌制箱(30)顶端的第二通孔(302)与所述搅拌腌制箱(30)相连通,水产品能够通过第二进料箱(50)进入搅拌腌制箱(3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箱(4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上筒体(401)和第一下锥筒(402),所述第一下锥筒(402)的大端与所述第一上筒体(401)相连,所述第一下锥筒(402)的小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01)与所述搅拌腌制箱(30)相连通,所述第一上筒体(401)的顶部的内侧设有下料筒(403),所述下料筒(403)的内壁上环形设有若干个三角形刀片(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筒体(401)的两侧分别具有安装板(4011),所述安装板(4011)的内侧设有第一电机(70),所述第一电机(7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80),所述齿轮(80)的下侧啮合连接有齿条(90),所述齿条(90)与位于对应的安装板(4011)下方的导向板(4012)滑动配合,且所述齿条(90)的内端能够穿过位于所述第一上筒体(401)对应一侧上的小孔(4013)伸入所述第一上筒体(401)内,且所述齿条(90)的内端上连接有限流板(100),所述限流板(100)与所述第一上筒体(401)的侧壁相配合,且所述限流板(100)的内端上设有磁铁(110),一对磁铁(110)能够将一对限流板(100)吸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筒体(401)内设有集流锥筒(60),所述集流锥筒(60)的大端与所述第一上筒体(401)的侧壁相连,所述集流锥筒(60)的下端向下延伸,且所述集流锥筒(60)的下端位于一对限流板(100)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产品自动下料搅拌腌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箱(5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上筒体(501)和第二下锥筒(502),所述第二上筒体(501)的一侧具有横板(5011),所述横板(5011)上固定有风机(120),所述风机(120)与一进风管(2)相连,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志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龙港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