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刷电机控制板,包括壳体和控制板主体,所述壳体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壳体位于导向槽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端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控制板主体外侧设置有与导向槽配合连接的导向凸起,所述控制板主体的导向凸起安装在减震机构顶端,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柱、下固定板、下减震垫、上固定板和上减震垫,所述减震柱两端分别固定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顶端安装有上减震垫,所述下固定板底端安装有下减震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向槽和导向凸起,便于控制板主体的安装;通过设置减震机构,使得控制板的减震性能更好,避免控制板主体的元器件的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刷电机控制板
本技术涉及控制板
,具体是一种无刷电机控制板。
技术介绍
驱动控制是主要针对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控制技术,随着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在工业、军事和宇航等各种领域的广泛应用,伺服驱动控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目前主要控制技术包括使用单片机、DSP和可编程单芯片电机控制器进行控制无刷电机驱动器的电机转动起来,首先控制部就必须根据霍尔传感器感应到的电机转子目前所在位置,然后依照定子绕线决定开启换流器中功率晶体管的顺序。现有的无刷电机控制板一般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但是固定后控制板并不具有减震的功能,由于电机的震动,容易损坏控制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刷电机控制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刷电机控制板,包括壳体和控制板主体,所述壳体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壳体位于导向槽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端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控制板主体外侧设置有与导向槽配合连接的导向凸起,所述控制板主体的导向凸起安装在减震机构顶端,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柱、下固定板、下减震垫、上固定板和上减震垫,所述减震柱两端分别固定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顶端安装有上减震垫,所述下固定板底端安装有下减震垫。优选的,所述导向凸起与减震机构之间通过上紧固螺栓固定,且导向凸起顶端与上紧固螺栓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支撑台与减震机构之间通过下紧固螺栓固定,且支撑台顶端与下紧固螺栓之间设置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减震柱的中部开设有通孔。<br>优选的,所述减震柱设置为橡胶柱或硅胶柱,所述上减震垫和下减震垫均采用橡胶垫或硅胶垫。优选的,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结构相同,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采用塑料件或金属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导向槽和导向凸起,便于控制板主体的安装;2、通过设置减震机构,且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柱、下固定板、下减震垫、上固定板和上减震垫,减震柱两端分别固定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顶端安装有上减震垫,下固定板底端安装有下减震垫;使得控制板的减震性能更好,避免控制板主体的元器件的松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控制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控制板主体;3、减震机构;4、支撑台;5、上紧固螺栓;6、下紧固螺栓;101、导向槽;201、导向凸起;301、减震柱;302、下固定板;303、下减震垫;304、通孔;605、上固定板;306、上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刷电机控制板,包括壳体1和控制板主体2,所述壳体1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101,所述壳体1位于导向槽101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台4,所述支撑台4顶端安装有减震机构3,所述控制板主体2外侧设置有与导向槽101配合连接的导向凸起201,所述控制板主体2的导向凸起201安装在减震机构3顶端,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减震柱301、下固定板302、下减震垫303、上固定板305和上减震垫306,所述减震柱301两端分别固定有上固定板305和下固定板302,所述上固定板305顶端安装有上减震垫306,所述下固定板302底端安装有下减震垫303,所述导向凸起201与减震机构3之间通过上紧固螺栓5固定,且导向凸起201顶端与上紧固螺栓5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支撑台4与减震机构3之间通过下紧固螺栓6固定,且支撑台4顶端与下紧固螺栓6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减震柱30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304,所述减震柱301设置为橡胶柱或硅胶柱,所述上减震垫306和下减震垫303均采用橡胶垫或硅胶垫,所述上固定板305和下固定板302的结构相同,所述上固定板305和下固定板302均采用塑料件或金属件;通过设置导向槽101和导向凸起201,便于控制板主体的安装;通过设置减震机构3,且减震柱301两端分别固定有上固定板305和下固定板302,上固定板305顶端安装有上减震垫306,下固定板302底端安装有下减震垫303;使得控制板的减震性能更好,避免控制板主体2的元器件的松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导向槽101和导向凸起201,便于控制板主体的安装;通过设置减震机构3,且减震柱301两端分别固定有上固定板305和下固定板302,上固定板305顶端安装有上减震垫306,下固定板302底端安装有下减震垫303;使得控制板的减震性能更好,避免控制板主体2的元器件的松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刷电机控制板,包括壳体(1)和控制板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101),所述壳体(1)位于导向槽(101)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台(4),所述支撑台(4)顶端安装有减震机构(3),所述控制板主体(2)外侧设置有与导向槽(101)配合连接的导向凸起(201),所述控制板主体(2)的导向凸起(201)安装在减震机构(3)顶端,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减震柱(301)、下固定板(302)、下减震垫(303)、上固定板(305)和上减震垫(306),所述减震柱(301)两端分别固定有上固定板(305)和下固定板(302),所述上固定板(305)顶端安装有上减震垫(306),所述下固定板(302)底端安装有下减震垫(3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刷电机控制板,包括壳体(1)和控制板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101),所述壳体(1)位于导向槽(101)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台(4),所述支撑台(4)顶端安装有减震机构(3),所述控制板主体(2)外侧设置有与导向槽(101)配合连接的导向凸起(201),所述控制板主体(2)的导向凸起(201)安装在减震机构(3)顶端,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减震柱(301)、下固定板(302)、下减震垫(303)、上固定板(305)和上减震垫(306),所述减震柱(301)两端分别固定有上固定板(305)和下固定板(302),所述上固定板(305)顶端安装有上减震垫(306),所述下固定板(302)底端安装有下减震垫(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环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