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017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泵的散热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泵体、与泵体相连的电机,设于电机上的电机变频器;电机包括电机壳,电机壳外设有第一散热片,在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用于安装电机变频器的安装座,电机变频器的背面设有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设置在安装座上,电机壳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口,第一接线端口位于第一散热片之间,电机变频器的侧面设有第二接线端口,第一接线端口与第二接线端口通过线缆连接;通过将接线端口设置在电机变频器的侧壁上,因此电机变频器背面的第二散热片与电机壳之间的过风通道能够畅通无阻,使电机变频器背面的第二散热片散热效果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泵的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泵包括泵体、电机以及电机变频器,由于电机变频器要安装到电机壳上,因此电机壳外部的散热片不能做到360°完全覆盖,需要预留出安装座(安装座上没有散热片)来安装电机变频器。为此,出现了专利号为105545721的中国专利,其电机变频器上设有第二散热片,并通过第二散热片安装到电机壳外的安装座上。但是其电机壳在安装座上设有外凸的接线口,电机与电机变频器的连线布设在接线口内。由于接线口竖在第二散热片之间,会对流经第二散热片的气流起到阻碍作用,降低散热效率。因此,急需一种散热效率更高的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水泵电机壳外的接线口存在阻碍散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泵体、与本体相连的电机,设于电机上的电机变频器;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以及位于电机壳一端的散热风扇,电机壳外设有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环绕在所述电机壳的外侧,在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用于安装电机变频器的安装座,所述电机变频器的背面设有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电机壳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口,第一接线端口位于第一散热片之间,所述电机变频器的侧面设有第二接线端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口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口通过线缆连接。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电机变频器包括相扣合连接在一起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二散热片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背面。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下壳体的侧壁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的安装孔。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安装孔的开孔方向朝下。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下壳体的背面设有凹槽,凹槽与安装座之间形成过风通道。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电机壳的端部还设有散热风扇罩,散热风扇罩上设有用于将气流导向第二散热片的导风部。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导风部凸出于所述散热风扇罩的表面。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二散热片和所述第一散热片相配合,在所述电机壳外构成环绕电机壳360°的散热结构。本技术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电机变频器通过最外侧的第二散热片与所述电机壳上的第一散热片固定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接线端口设置在电机变频器的侧壁上,因此电机变频器背面的第二散热片与电机壳之间的过风通道能够畅通无阻,使电机变频器背面的第二散热片散热效果得到提高;此外通过在电机变频器下壳体的背面设置凹槽,能够增加其与散热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实施例1所述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的正视图。图3是实施例1所述水泵不带散热风扇罩的侧视图。图4是实施例1中所述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分解图。图5是实施例1中所述电机变频器的分解图。图6是实施例1中所述电机变频器和电机壳的截面示意图。其中:100、泵体;210、电机壳;220、散热风扇;230、第一散热片;240、第一接线端口;250、散热风扇罩;251、导风部;310、上壳体;311、避让缺口;320、下壳体;321、安装孔;322、凹槽;323、第二散热片;330、第二接线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泵体100、与泵体100相连的电机,设于电机上的电机变频器。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210,设于电机壳210内的电机轴,设于电机轴上的转子,设于电机壳210内壁的定子,以及位于电机壳210一端的散热风扇220。电机壳210外设有第一散热片230,所述第一散热片230环绕在所述电机壳210的外侧,环绕角度大约270°。在第一散热片230之间的空白段设有用于安装电机变频器的安装座,所述电机变频器的背面设有第二散热片323,第二散热片323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电机壳210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口240(详见图4),第一接线端口240位于第一散热片230之间,所述电机变频器的侧面设有第二接线端口330,所述第一接线端口24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口330通过线缆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变频器包括相扣合连接在一起上壳体310和下壳体320,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二散热片323设置于所述下壳体320的背面。所述第二散热片和所述第一散热片相配合,在所述电机壳外构成环绕电机壳360°的散热结构。所述电机变频器通过最外侧的第二散热片323与所述电机壳210上的第一散热片230固定连接。具体地,在众多的第一散热片230和第二散热片323中用于固定的散热片厚度比普通散热片大,并通过穿设螺钉固定。如图5所示,所述下壳体320的侧壁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接线端口330的安装孔321。本实施例中,安装孔321设置在下壳体320朝下的侧壁上,所述安装孔321的开孔方向朝下。在所述上壳体310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接线端口330的避让缺口311。为了增加散热效果,所述下壳体320的背面设有凹槽322,凹槽322与安装座之间形成过风通道。通过凹槽322(详见图6)增加下壳体320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为了进一步增加散热效果,所述电机壳210的端部还设有散热风扇罩250,散热风扇罩250上设有用于将气流导向第二散热片323的导风部251。所述导风部251凸出于所述散热风扇罩250的表面,在散热风扇220工作时,其产生的气流被导风部251导入过风通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泵体、与泵体相连的电机,设于电机上的电机变频器;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以及位于电机壳一端的散热风扇,电机壳外设有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环绕在所述电机壳的外侧,在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用于安装电机变频器的安装座,所述电机变频器的背面设有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设置在安装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口,第一接线端口位于第一散热片之间,所述电机变频器的侧面设有第二接线端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口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口通过线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泵体、与泵体相连的电机,设于电机上的电机变频器;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以及位于电机壳一端的散热风扇,电机壳外设有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环绕在所述电机壳的外侧,在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用于安装电机变频器的安装座,所述电机变频器的背面设有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设置在安装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上设有第一接线端口,第一接线端口位于第一散热片之间,所述电机变频器的侧面设有第二接线端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口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口通过线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变频器包括相扣合连接在一起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电子元器件;所述第二散热片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侧壁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泵与电机变频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开孔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云荣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谱罗顿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