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电机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843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晶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弹簧,所述第一散热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底座,所述第一弹簧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第一散热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套筒,所述弹簧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旋转柱,所述弹簧旋转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叶旋转柱,所述弹簧旋转柱的侧面与第一散热弹簧距离12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另一个弹簧套筒,所述弹簧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弹簧,所述第二散热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底座,所述扇叶旋转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散热效率非常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电机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散热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晶电机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机身在工作时应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若电机机身温度过高,将直接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一般在电机的一端设置风扇并在电机机座的外周面上布置散热片,以增强机座散热性能,避免机身温度过高,这种散热结构中,风扇吹出的冷风没有约束,通常难以到达电机的另一端,使得电机远离风扇的一端散热效果差,容易导致电机的局部温度过高。而且,散热片通常平行于电机轴布置,这样布置的散热片强度低、散热面积小,应用在体积较大或机座较短的电机上,散热效果甚微,难以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市面上的非晶电机的散热结构只是通过简单的散热风机与散热叶片对电机热量进行散失,散热效果并不是非常好,很容易出现故障,所以现在非常需要一种迅速散热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非晶电机的散热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晶电机的散热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晶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弹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弹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底座(2),所述第一弹簧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5),所述固定柱(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16),所述第一散热弹簧(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套筒(19),所述弹簧套筒(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旋转柱(3),所述弹簧旋转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叶旋转柱(6),所述弹簧旋转柱(3)的侧面与第一散热弹簧(1)距离12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另一个弹簧套筒(19),所述弹簧套筒(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弹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弹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底座(2),所述第一弹簧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5),所述固定柱(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16),所述第一散热弹簧(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套筒(19),所述弹簧套筒(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旋转柱(3),所述弹簧旋转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叶旋转柱(6),所述弹簧旋转柱(3)的侧面与第一散热弹簧(1)距离12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另一个弹簧套筒(19),所述弹簧套筒(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弹簧(4),所述第二散热弹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底座(20),所述扇叶旋转柱(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扇叶(5),所述散热扇叶(5)设置有三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旋转柱(3)的下方与第一散热弹簧(1)距离12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套筒(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晶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8)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春辉于昊龙黄玉攀鲍承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斯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