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路及其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00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6
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揭露了一种充电电路及其集成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双向buck‑boost电路,第一输入端接收输入信号,第一开关电路耦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电池之间,第二开关电路耦接在第一输入端和第二电池之间,双向buck‑boost电路耦接在第一输入端和主电池之间;当外接电源时,输入信号通过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并通过双向buck‑boost电路对所述主电池充电;当未外接电源时,主电池通过双向buck‑boost电路和第一开关电路对第一电池充电,并通过双向buck‑boost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对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电路体积较小,成本较低,并且充电效率和充电速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电路及其集成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及其集成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者对耳机功能的进一步要求,耳机的种类日益更新,新型耳机的推出和使用,尤其是TWS(Truewirelessstereo)耳机的广泛使用,对于耳机的充电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耳机的充电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电路包括buck电路1、boost电路2和线性充电模块3,当所述充电电路外接电源时,所述buck电路1接收有线电源或无线电源输出的输入电压Vin,所述输入电压Vin通过buck电路1对耳机的主电池Bm充电,同时,所述输入电压Vin依次通过buck电路1、boost电路2和线性充电模块3对第一电池B1和第二电池B2充电;当所述充电电路未外接电源时,所述主电池Bm依次通过boost电路2和线性充电模块3对第一电池B1和第二电池B2充电。所述第一电池B1和第二电池B2分别位于左右耳塞内,从而所述线性充电模块3包括分别位于左右耳机内的第一线性充电模块31和第二线性充电模块32,boost电路2输出的电压分别通过第一线性充电模块31和第二线性充电模块32以对第一电池B1和第二电池B2充电。现有技术中,buck电路1的开关电路11集成在第一芯片内,boost电路2的开关电路21集成在第二芯片内,所述第一线性充电模块31集成在第三芯片内,所述第二线性充电模块32集成在第四芯片内,即所述充电电路需要4个芯片,且包括两个电感L1和L2,故现有技术中充电电路的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并且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效率和充电速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体积较小、充电效率和充电速率较高的充电电路及其集成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电路体积较大以及充电效率和充电速率较低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信号;第一开关电路,耦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电池之间;第二开关电路,耦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电池之间;双向buck-boost电路,耦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主电池之间;当外接电源时,所述输入信号通过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并通过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对所述主电池充电;当未外接电源时,所述主电池通过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和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对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并通过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对所述第二电池充电。优选地,当所述主电池充电时,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正向工作;当所述主电池放电时,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反向工作。优选地,当未外接电源时,所述主电池通过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以分时的方式对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充电。优选地,当未外接电源时,所述主电池通过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在一个开关周期对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在下一个开关周期对所述第二电池充电。优选地,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包括电感,当未外接电源时,在一个开关周期的一部分时间,所述主电池对所述电感充电,在一个开关周期的另一部分时间,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工作在导通状态,所述电感对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在下一个开关周期的一部分时间,所述主电池对所述电感充电,在下一个开关周期的另一部分时间,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工作在导通状态,所述电感对所述第二电池充电。优选地,当未外接电源时,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的第二端接收所述主电池的电压,并在其第一端生成第一电压和第一电流以对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先进行恒流充电,以进行快速充电;当所述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的电压达到相应参考电压时,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恒压充电。优选地,当控制所述第一电流恒定,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压逐步增大时,所述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当控制所述第一电压恒定时,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恒压充电。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恒流充电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压随着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的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优选地,当外接电源时,所述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先进行恒流充电,以进行快速充电;当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的电压达到相应参考电压时,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恒压充电。优选地,所述输入信号包括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当所述输入电流恒定,所述输入电压逐步增大时,所述第一电池和/或所述第二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当所述输入电压恒定时,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恒压充电。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电池和/或第二电池进行恒流充电时,所述输入电压随着第一电池或第二电池的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优选地,当所述输入电流或第一电流恒定,所述输入电压或第一电压逐步增大时,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进行恒流充电,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工作在导通状态。优选地,当所述输入电流或第一电流恒定,所述输入电压或第一电压逐步增大时,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进行恒流充电,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两者中电压较高的电池对应的开关电路工作在导通状态,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两者中电压较低的电池对应的开关电路工作在线性状态,或先工作在线性状态,之后工作在导通状态。优选地,当所述输入电流或第一电流恒定,所述输入电压或第一电压逐步增大时,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两者中电压较低的电池进行恒流充电,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两者中电压较低的电池对应的开关电路工作在导通状态,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两者中电压较高的电池对应的开关电路先不工作,之后工作在线性状态,或先不工作,之后工作在导通状态,或先不工作,之后工作在线性状态,最后工作在导通状态。优选地,当所述输入电流或第一电流恒定,所述输入电压或第一电压逐步增大时,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两者中电压较低的电池进行恒流充电,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两者中电压较低的电池对应的开关电路工作在导通状态,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两者中电压较高的电池对应的开关电路先工作在线性状态,或先工作在线性状态,之后工作在导通状态。优选地,当所述输入电压或所述第一电压恒定时,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恒压充电,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工作在线性状态。优选地,当外接电源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工作在线性状态,以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充电。优选地,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控制端的电压以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电阻值,以调节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和流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电流;通过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端的电压以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电阻值,以调节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和流过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电流。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为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为第二开关管。优选地,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有线电源输出的输入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无线电源输出的输入信号。优选地,所述第一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信号;/n第一开关电路,耦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电池之间;/n第二开关电路,耦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电池之间;/n双向buck-boost电路,耦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主电池之间;/n当外接电源时,所述输入信号通过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并通过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对所述主电池充电;/n当未外接电源时,所述主电池通过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和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对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并通过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对所述第二电池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信号;
第一开关电路,耦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电池之间;
第二开关电路,耦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电池之间;
双向buck-boost电路,耦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主电池之间;
当外接电源时,所述输入信号通过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并通过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对所述主电池充电;
当未外接电源时,所述主电池通过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和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对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并通过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和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对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包括电感,当未外接电源时,在一个开关周期的一部分时间,所述主电池对所述电感充电,在一个开关周期的另一部分时间,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工作在导通状态,所述电感对所述第一电池充电;在下一个开关周期的一部分时间,所述主电池对所述电感充电,在下一个开关周期的另一部分时间,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工作在导通状态,所述电感对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信号包括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当所述输入电流恒定,所述输入电压逐步增大时,所述第一电池和/或所述第二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当所述输入电压恒定时,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进行恒压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鹏万
申请(专利权)人: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