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舰船用预分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00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舰船用预分支电缆,其要点是:包括主干线电缆、分支电缆和连接接头。各分支电缆通过连接接头与主干线电缆固定连接且电连接。各分支电缆与主干线电缆结构相同,电缆绝缘层包覆在电缆导体外。电缆屏蔽层采用金属屏蔽网或金属屏蔽带绕包在电缆绝缘层外。电缆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注塑在电缆屏蔽层外。导体连接线夹与主干电缆和各分支电缆固定连接且电连接。线夹绝缘层包覆在导体连接线夹外。线夹屏蔽层采用金属屏蔽网带绕包在线夹绝缘层外,且与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屏蔽层覆盖搭接。线夹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注塑在线夹屏蔽层外,且与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护套层连成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舰船用预分支电缆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舰船上使用的舰船用预分支电缆。
技术介绍
电力电缆作为信息与电力能量传输的重要元件,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由于舰船空间有限,而且考虑到舰船的轻量化,舰船上的线路的铺设也显得更加重要。舰船用直流电缆在特定场所内使用大电流低电压系统需使用多根数电缆进行敷设供电,在舱室内需更多使用接线装置进行电缆分接,分接装置数量庞大,而且安装麻烦,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并不能提供有力的敷设条件。考虑到节省空间,现在通常采用预分支电缆进行铺设,预分支电缆是将一根主线分成两路分别连接相应的设备,也即通过一根主线连接电源,然后在靠近两台设备的地方将一根主线分成两路后分别连接相应的设备,这样能大大减少接线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阻水效果好的用于舰船上使用的舰船用预分支电缆。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舰船用预分支电缆,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主干线电缆、分支电缆和连接接头。连接接头包括导体连接线夹、线夹绝缘层、线夹屏蔽层和线夹护套层。分支电缆有两根或三根。各分支电缆通过连接接头与主干线电缆固定连接且电连接。各分支电缆与主干线电缆结构相同,均包括电缆导体、电缆绝缘层、电缆屏蔽层和电缆护套层。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导体的截面积均小于主干线电缆的电缆导体的截面积。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导体的截面积相同。电缆绝缘层包覆在电缆导体外。电缆屏蔽层采用金属屏蔽网或金属屏蔽带绕包在电缆绝缘层外。电缆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注塑在电缆屏蔽层外。导体连接线夹与主干电缆和各分支电缆固定连接且电连接。线夹绝缘层包覆在导体连接线夹外,且与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绝缘层连成一体,将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导体的相应部分包覆。线夹屏蔽层采用金属屏蔽网带绕包在线夹绝缘层外,且与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屏蔽层覆盖搭接。线夹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注塑在线夹屏蔽层外,且与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护套层连成一体。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电缆绝缘层包括内绝缘层、防水层和外绝缘层。内绝缘层采用聚四氟乙烯进行绕包粘结固定在电缆导体上,外绝缘层采用聚四氟乙烯带进行绕包在内绝缘层上,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通过双面阻水胶布进行粘合固定,双面阻水胶布形成相应的防水层。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线夹绝缘层包括线夹内绝缘层、线夹防水层和线夹外绝缘层。线夹内绝缘层采用聚四氟乙烯进行绕包粘结固定在导体连接线夹外及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导体的相应部分上,且搭接包覆住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绝缘层5至20毫米。双面阻水胶布进行绕包粘合固定在线夹内绝缘层外形成线夹阻水层。外绝缘层采用10kV中压绝缘热塑套管包覆在线夹阻水层外,且与线夹阻水层的双面阻水胶布粘结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舰船用舰船用预分支电缆连接接头的导体连接线夹采用电工铜压铸一体件的C型线夹,确保直流电阻和抗拉断力满足要求。导体连接线夹与主干线电缆和分支电缆的导体的接触面涂覆有导电油膏,取代了传统的灌锡工艺,能降低接触电阻。本技术的舰船用预分支电缆能大大减少接线装置的使用,节约船上的空间,提高铺设效率。(2)本技术的舰船用预分支电缆的绝缘层采用三层结构,三层结构的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形成双层保护功能,大大提高了绝缘性能,防水层采用双面阻水胶布进行粘合,一方面起到粘结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了电缆的阻水性能,使用安全性进一步提高。(3)本技术的连接接头的线夹屏蔽层采用金属屏蔽网带绕包在金具绝缘层外,各电缆与连接接头的金具屏蔽层覆盖搭接相连,形成整体屏蔽,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能减少对周围设备的干扰。(4)本技术的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进行注塑,使整体分支部分与三根或四根电缆粘结完整,防止水汽及潮湿环境下影响绝缘电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舰船用预分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导体连接线夹1,线夹绝缘层2,线夹屏蔽层3,线夹护套层4,主干线电缆10,第一分支电缆10a,第二分支电缆10b,电缆导体10-1,电缆绝缘层10-2,电缆屏蔽层10-3,电缆护套层10-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见图1,本技术的舰船用预分支电缆包括主干线电缆10、分支电缆和连接接头。连接接头包括导体连接线夹1、线夹绝缘层2、线夹屏蔽层3和线夹护套层4。分支电缆有两根,两根分支电缆分别称为第一分支电缆10a和第二分支电缆10b。第一分支电缆10a和第二分支电缆10b通过连接接头与主干线电缆10固定连接且电连接。主干线电缆10、第一分支电缆10a和第二分支电缆10b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电缆导体10-1、电缆绝缘层10-2、电缆屏蔽层10-3和电缆护套层10-4。第一分支电缆10a和第二分支电缆10b的电缆导体10-1的截面积均小于主干线电缆10的电缆导体10-1的截面积。第一分支电缆10a和第二分支电缆10b的电缆导体10-1的截面积相同。电缆绝缘层10-2包括内绝缘层、防水层和外绝缘层。内绝缘层采用聚四氟乙烯带进行绕包粘结固定在电缆导体10-1上,外绝缘层采用聚四氟乙烯带进行绕包在内绝缘层上,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通过双面阻水胶布进行粘合固定,阻水胶布形成相应的防水层。电缆屏蔽层10-3采用金属屏蔽网或金属屏蔽带绕包在电缆绝缘层10-2外。电缆护套层10-4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挤包在电缆屏蔽层10-3外。见图1,导体连接线夹1采用C型线夹,C型线夹为电工铜压铸一体件,表面进行抛光打磨处理。C型线夹的一端与主干线电缆10的电缆导体10-1采用机械压接固定连接且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分支电缆10a和第二分支电缆10b的电缆导体10-1采用机械压接固定连接且电连接。主干线电缆10、第一分支电缆10a和第二分支电缆10b的电缆导体10-1与C型线夹相接触的部分表面涂覆导电油膏。线夹绝缘层2包覆在导体连接线夹1外,且与主干线电缆10、第一分支电缆10a和第二分支电缆10b的电缆绝缘层10-2连成一体,将主干线电缆10、第一分支电缆10a和第二分支电缆10b的电缆导体10-1的相应部分包覆。线夹绝缘层2包括线夹内绝缘层、线夹防水层和线夹外绝缘层。线夹内绝缘层采用聚四氟乙烯进行绕包粘结固定在导体连接线夹1外及主干线电缆10、第一分支电缆10a和第二分支电缆10b的电缆导体10-1的相应部分上,且搭接包覆住主干线电缆10、第一分支电缆10a和第二分支电缆10b的电缆绝缘层10-2一段距离,所述距离为5至20毫米,本实施例为6毫米。双面阻水胶布进行绕包粘合固定在线夹内绝缘层外形成线夹阻水层。外绝缘层采用10kV中压绝缘热塑套管包覆在线夹阻水层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舰船用预分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干线电缆、分支电缆和连接接头;连接接头包括导体连接线夹、线夹绝缘层、线夹屏蔽层和线夹护套层;分支电缆有两根或三根;各分支电缆通过连接接头与主干线电缆固定连接且电连接;/n各分支电缆与主干线电缆结构相同,均包括电缆导体、电缆绝缘层、电缆屏蔽层和电缆护套层;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导体的截面积均小于主干线电缆的电缆导体的截面积;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导体的截面积相同;电缆绝缘层包覆在电缆导体外;电缆屏蔽层采用金属屏蔽网或金属屏蔽带绕包在电缆绝缘层外;电缆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挤包在电缆屏蔽层外;/n导体连接线夹与主干电缆和各分支电缆固定连接且电连接;/n线夹绝缘层包覆在导体连接线夹外,且与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绝缘层连成一体,将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导体的相应部分包覆;/n线夹屏蔽层采用金属屏蔽网带绕包在线夹绝缘层外,且与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屏蔽层覆盖搭接;线夹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注塑在线夹屏蔽层外,且与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护套层连成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舰船用预分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干线电缆、分支电缆和连接接头;连接接头包括导体连接线夹、线夹绝缘层、线夹屏蔽层和线夹护套层;分支电缆有两根或三根;各分支电缆通过连接接头与主干线电缆固定连接且电连接;
各分支电缆与主干线电缆结构相同,均包括电缆导体、电缆绝缘层、电缆屏蔽层和电缆护套层;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导体的截面积均小于主干线电缆的电缆导体的截面积;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导体的截面积相同;电缆绝缘层包覆在电缆导体外;电缆屏蔽层采用金属屏蔽网或金属屏蔽带绕包在电缆绝缘层外;电缆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挤包在电缆屏蔽层外;
导体连接线夹与主干电缆和各分支电缆固定连接且电连接;
线夹绝缘层包覆在导体连接线夹外,且与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绝缘层连成一体,将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导体的相应部分包覆;
线夹屏蔽层采用金属屏蔽网带绕包在线夹绝缘层外,且与主干线电缆和各分支电缆的电缆屏蔽层覆盖搭接;线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明辉刘彤彤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