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204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电缆接头,包括偏心管,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油管,所述偏心管的侧面开设有U型缺口;密封部,固定连接于所述U型缺口中,所述密封部的两侧分别穿入有电缆,电缆的缆芯在密封部的内部铰接;其中,所述密封部包括:密封短节,其内部开设有一空腔,空腔的两端分别加工有内螺纹;接头,其内部具开设有通孔,所述接头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密封短节的两端;卡套,其为圆锥状,卡套中直径较小的一端卡入到所述通孔内部,直径较大的一端露在所述接头远离密封短节端面的外部;压头,其与所述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目前油田水井所使用的电缆在连接时存在的易磕碰,易断开,密封性差以及捆绑过程复杂等问题。

A cabl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接头
本技术属于油田水井电缆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接头。
技术介绍
油田水井使用的电缆主要用于井下信号的传输、井下设备供电及内部缆芯的保护,电缆端面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缆芯、绝缘层、屏蔽层、钢管层,在现场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电缆尺寸长度限制、磕碰断脱、弯压断裂的影响,需要对电缆进行重新对接。目前电缆连接的方式为,将两段电缆缆芯进行铰合,使用胶带进行绝缘密封,再将铰合后的电缆通过油管卡子捆绑在油管本体上和油管一起下井。该连接方式主要存在问题是:1、电缆下井过程中,油管卡子易与套管发生碰撞,导致卡子断脱使铰合连接的电缆断开;2、缆芯外部采用绝缘胶带,一旦有水滴渗入到胶带内部将导致信号短路,因此不能起到良好的防水和隔绝空气的作用,为后期工作留下安全隐患;3、油管卡子捆绑过程复杂,同时装拆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接头,目的是解决目前油田水井所使用的电缆在连接时存在的易磕碰,易断开,密封性差以及捆绑过程复杂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头,包括偏心管,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油管,所述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偏心管(1),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油管(16),所述偏心管(1)的侧面开设有U型缺口(4);/n密封部(2),固定连接于所述U型缺口(4)中,所述密封部(2)的左右两侧分别穿入有电缆(3),两根所述电缆(3)的缆芯在所述密封部(2)的内部铰接;/n防撞机构(17),固定连接于所述偏心管(1)两端;/n其中,所述密封部(2)包括:/n密封短节(5),其内部开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分别加工有内螺纹;/n接头(6),其内部具开设有通孔(9),其两端加工有外螺纹,所述接头(6)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密封短节(5)的两端;/n卡套(8),其为圆锥状,所述卡套(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偏心管(1),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油管(16),所述偏心管(1)的侧面开设有U型缺口(4);
密封部(2),固定连接于所述U型缺口(4)中,所述密封部(2)的左右两侧分别穿入有电缆(3),两根所述电缆(3)的缆芯在所述密封部(2)的内部铰接;
防撞机构(17),固定连接于所述偏心管(1)两端;
其中,所述密封部(2)包括:
密封短节(5),其内部开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两端分别加工有内螺纹;
接头(6),其内部具开设有通孔(9),其两端加工有外螺纹,所述接头(6)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密封短节(5)的两端;
卡套(8),其为圆锥状,所述卡套(8)中直径较小的一端卡入到所述通孔(9)内部,直径较大的一端露在所述接头(6)远离密封短节(5)端面的外部;
压头(7),其上加工有内螺纹,所述压头(7)与所述接头(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压头(7)的内端面与所述卡套(8)直径较大的端面相贴合,所述压头(7)的端面上开设有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6)与所述密封短节(5)通过锥形细牙螺纹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电缆(3)上位于密封短节(5)内的两根缆芯铰合部分,其外侧边从内至外依次粘接有绝缘胶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旭王鹏罗杨孙金峰郭慧张凯王鹏飞谭云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