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6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开设有多个插孔,每个所述插孔的孔体内均通过夹紧组件与导线的铜芯相插接,每个所述夹紧组件均包括有U形夹,每个所述U形夹的底端均插接于同一侧所述插孔的孔体内部并与所述插孔的孔体内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U形夹的底端表面均通过模具一体成型有第一梯形挤压块,所述第一梯形挤压块的底端抵接有压紧舌,所述压紧舌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插孔的孔体内壁上,所述压紧舌的底端与所述导线的铜芯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壳和夹紧组件的配合,从而适用于各种不同软硬度的导线铜芯,扩大了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
本技术主要涉及端子的
,具体涉及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为实现各铜导线相互之间的电汇流,人们往往利用接线端子连通两根铜导线保证两者之间稳定的导电连接。根据申请号为CN200820086389.6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插入式导线接线端子可知,该产品包括有壳体及盖体,盖体上开有多个第一插孔,容置空腔内装有带有夹线位置的金属接插组件;金属接插组件由汇流排及弹簧钢件组成,其中,汇流排至少具有一竖直的第一导线接触部和与其相连的水平部,水平部上开有第一导线孔;弹簧钢件至少具有一竖向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一舌簧,插接时,导线的剥开端插入壳体内,第一舌簧将该剥开端紧紧压向第一导线接触部,剥开端与第一导线接触部为线和面的接触,接触面积大,利于导线之间的电流传输,导电性能可靠,不会产生火花现象,使用安全。但上述接线端子任然存在着缺陷,例如上述接线端子虽然具有导电性能可靠,不会产生火花现象的优点,但该接线端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利用导线的铜芯挤压舌簧才能完成导线的夹紧,导致导线铜芯必须为硬质铜芯,从而降低了接线端子的适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包括有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开设有多个插孔(11),每个所述插孔(11)的孔体内均通过夹紧组件(3)与导线(2)的铜芯相插接;/n每个所述夹紧组件(3)均包括有U形夹(31),每个所述U形夹(31)的底端均插接于同一侧所述插孔(11)的孔体内部并与所述插孔(11)的孔体内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U形夹(31)的底端表面均通过模具一体成型有第一梯形挤压块(32),所述第一梯形挤压块(32)的底端抵接有压紧舌(33),所述压紧舌(3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插孔(11)的孔体内壁上,所述压紧舌(33)的底端与所述导线(2)的铜芯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包括有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开设有多个插孔(11),每个所述插孔(11)的孔体内均通过夹紧组件(3)与导线(2)的铜芯相插接;
每个所述夹紧组件(3)均包括有U形夹(31),每个所述U形夹(31)的底端均插接于同一侧所述插孔(11)的孔体内部并与所述插孔(11)的孔体内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U形夹(31)的底端表面均通过模具一体成型有第一梯形挤压块(32),所述第一梯形挤压块(32)的底端抵接有压紧舌(33),所述压紧舌(3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插孔(11)的孔体内壁上,所述压紧舌(33)的底端与所述导线(2)的铜芯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孔(11)的内壁上均固定有导线接触面(12),相邻两个所述导线接触面(12)之间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U形夹(31)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卡块(36),每个所述U形夹(31)均通过卡块(36)滑动连接有T形槽(13),每个所述T形槽(13)均开设于同一侧所述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稚鵬高祥孙全宝
申请(专利权)人:瑞展动能九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