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电池结构及电池测试产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93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包电池结构及电池测试产气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软包电池结构包括由铝塑膜构成的壳体,封装于壳体内的极组,以及与极组相连且分别伸出至壳体外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并于壳体中填充有电解液,且所述软包电池结构被设置为具有位于下方的极组侧,以及位于上方的气袋侧,所述极组侧与气袋侧内部连通,且极组和电解液位于极组侧,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由极组侧的两相对侧伸出,并于气袋侧的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气袋侧内部连通的控制阀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软包电池结构通过气袋侧的控制阀组件的设置,可实现电池内部产气的排出,不仅能够对产气进行检测分析,也能够对电池内压进行控制,且还可向电池内注液以补充电解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包电池结构及电池测试产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软包电池结构,同时,本技术也涉及一种用于上述软包电池结构的电池测试产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电池技术的发展,在电池路线选择上各大车企以及电池企业开始争相布局软包电池。软包动力电池的基本结构与圆柱和方形类似,只是软包锂电池是液态锂离子电池套上一层聚合物外壳,其在结构上通常采用铝塑膜包装,起到保护内部电芯材料的作用。软包电池与方形和圆柱等硬壳锂电池相比,在同样的材料体系下,软包电池能量密度平均要高出10%左右,能较好的契合乘用车靠长续航来实现产品竞争力的需求。而且当发生安全隐患时软包电池最多只会鼓气开裂不会像钢壳锂电池那样会形成猝发式爆炸,同时,若软包电池出现热失控现象,其能量释放过程也十分轻缓,在报警后能够为人员提供较为充裕的逃生反应时间。此外,相较于钢壳电池,软包电池也具有体积薄、质量小、重量轻等特点,在电池空间布局上更为灵活,并且软包电池电化学性能良好,模组可以集成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内阻较小,可以极大降低电池的自耗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电池结构,包括由铝塑膜构成的壳体(1),封装于所述壳体(1)内的极组(201),以及与所述极组(201)相连且分别伸出至所述壳体(1)外的正极极耳(202)和负极极耳(203),并于所述壳体(1)中填充有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结构被设置为具有位于下方的极组侧(2),以及位于上方的气袋侧(3),所述极组侧(2)与所述气袋侧(3)内部连通,且所述极组(201)和所述电解液位于所述极组侧(2),所述正极极耳(202)和所述负极极耳(203)分别由所述极组侧(2)的两相对侧伸出,所述气袋侧(3)因两侧所述壳体(1)间的贴合或相贴近而呈扁平状,并于所述气袋侧(3)的所述壳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结构,包括由铝塑膜构成的壳体(1),封装于所述壳体(1)内的极组(201),以及与所述极组(201)相连且分别伸出至所述壳体(1)外的正极极耳(202)和负极极耳(203),并于所述壳体(1)中填充有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结构被设置为具有位于下方的极组侧(2),以及位于上方的气袋侧(3),所述极组侧(2)与所述气袋侧(3)内部连通,且所述极组(201)和所述电解液位于所述极组侧(2),所述正极极耳(202)和所述负极极耳(203)分别由所述极组侧(2)的两相对侧伸出,所述气袋侧(3)因两侧所述壳体(1)间的贴合或相贴近而呈扁平状,并于所述气袋侧(3)的所述壳体(1)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气袋侧(3)内部连通的控制阀组件(4),所述控制阀组件(4)和所述壳体(1)间密封设置,且所述控制阀组件(4)承接外部操作而动作,以可构成所述气袋侧(3)内部与外界的导通或关闭所述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件(4)包括一端位于所述气袋侧(3)内,且另一端由一侧的所述壳体(1)穿出的连接件(402),连接于所述连接件(402)穿出的一端上的阀门(401),以及夹设于所述阀门(401)、所述壳体(1)和所述连接件(402)位于所述气袋侧(3)内的一端之间的密封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02)位于所述气袋侧(3)内的一端构造有底托板(4021),所述阀门(401)与所述连接件(402)相连的一端构造有外夹板(4011),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夹设于所述底托板(4021)和所述壳体(1)内壁之间的内密封垫(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强王胜会苏树发李佳佳史童男刘世凯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