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2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电池盖板组件设置在动力电池上,其包括盖板本体和胶塞;其中,盖板本体开设有第一通孔;胶塞与第一通孔配合连接,注射器的针头能插入胶塞,且注射器针头拔出后胶塞不漏气;第一通孔和胶塞密封粘接,使第一通孔和胶塞的连接强度满足动力电池内部产生的内压。所述动力电池包括上述电池盖板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通过在第一通孔上安装胶塞,辅助使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插入橡胶塞,进行添加电解液,或抽取气体,以降低内部压力或将气体用于分析研究,其不破坏动力电池自身结构,且提高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备用电源系统以及微电网储能系统中。现有技术中,为了给电芯注入电解液,圆柱和方形两种动力电池的盖板上均设有注液孔,注完电解液后,圆柱电池采用封钢珠加点胶进行密封,方形电池则是采用激光焊接进行密封。上述两种密封都是不可逆的永久密封,然而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首先,当电池胀气时,电芯只能通过开启防爆阀来释放电芯内部压力,防爆阀开启后,整个电芯失效无法继续使用;其次,由于电芯制造能力一致性差异,有些电芯在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中电解液量会存在降低的情况,电解液量降低会影响电池性能,而上述的密封结构是不可逆的,无法进行补液,从而造成实验电池和成品电池的失效和浪费,以上均会导致动力电池出现安全风险或降低动力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组件,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便于收集电池内部气体以用于分析成分。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盖板组件,设置在动力电池上,包括:盖板本体,开设有第一通孔;胶塞,与第一通孔配合连接,注射器的针头能插入胶塞,且注射器针头拔出后胶塞不漏气;第一通孔和胶塞密封粘接,使第一通孔和胶塞的连接强度满足动力电池内部产生的内压。可选地,胶塞为丁基橡胶塞。可选地,胶塞的外侧连接有HY-308胶水涂层,胶塞通过HY-308胶水涂层密封粘接于第一通孔内。可选地,盖板本体为铝板。可选地,盖板本体上还开设有用于向动力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且注液孔的内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可选地,电池盖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盖板本体上的塑胶件,塑胶件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线设置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可选地,电池盖板组件还包括与塑胶件间隔设置的保持架,保持架设置在远离盖板本体的一侧,保持架上开设有过液孔,且过液孔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一通孔错开设置。可选地,保持架与塑胶件扣合连接。可选地,保持架上还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一通孔错开设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便于收集电池内部气体以用于分析成分。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盖板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在第一通孔上安装胶塞,当因电芯内的电解液量过少时,通过辅助使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插入橡胶塞,进行添加电解液,解决了因动力电池电解液不足而导致容量降低等现象;或者当动力电池内部气压过高时,通过辅助使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插入橡胶塞,提前释放动力电池内部过多的气体,从而解决电池通过自身气压冲开防爆阀泄压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另外,通过辅助使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插入橡胶塞,有助于收集动力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以用于科研学者分析气体成分,而不破坏动力电池自身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通过采用上述的电池盖板组件,能向动力电池内补充电解液,也能提前将动力电池内的气体提前释放,从而解决动力电池因电解液量不足而导致的容量降低,或者因动力电池内部气压过高导致冲破防爆阀等问题;也能收集动力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以用于科研学者分析气体成分,且不破坏动力电池自身结构;以上均提高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盖板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胶塞;2-盖板本体;21-第一通孔;22-注液孔;3-塑胶件;31-第二通孔;32-扣合孔;33-第三通孔;4-保持架;41-过液孔;42-卡扣;43-定位孔;5-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在动力电池上的电池盖板组件,其包括盖板本体2和胶塞1。具体地,如图1所示,盖板本体2开设有用于向动力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的第一通孔21;胶塞1与第一通孔21配合连接,注射器的针头能插入胶塞1,且注射器针头拔出后胶塞1不漏气;第一通孔21和胶塞1密封粘接,使第一通孔21和胶塞1的连接强度满足动力电池内部产生的内压。在第一通孔21上安装胶塞1,当因电芯内的电解液量过少时,通过辅助使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插入胶塞1,进行添加电解液,解决了因动力电池电解液不足而导致容量降低等现象;或者当动力电池内部气压过高时,通过辅助使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插入胶塞1,提前释放动力电池内部过多的气体,从而解决电池通过自身气压冲开防爆阀泄压的安全问题,当针头拔出胶塞后,胶塞不漏气可继续使用,提高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另外,通过辅助使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插入胶塞1,有助于收集动力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以用于科研学者分析气体成分,而不破坏动力电池自身结构。由于丁基橡胶具有气密性好的优点,且耐热、耐臭氧、耐老化、耐化学药品,并有吸震、电绝缘性能,可选地,胶塞1为丁基橡胶塞,利用其良好的气密性,可反复使用,耐多次注射器针头的针扎而不漏气、不落屑,提高了胶塞1的可靠性,结合其他性能,延长了电池盖板组件的使用寿命;粘接后的电池盖板组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并提高了胶塞1和第一通孔21的连接可靠性,使其强度满足动力电池内部产生的压力。铝材质具有质轻等优点,可选地,盖板本体2为铝板,以减轻电池盖板组件的重量,进而减轻了动力电池的质量。HY-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设置在动力电池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盖板本体(2),开设有第一通孔(21);/n胶塞(1),与所述第一通孔(21)配合连接,注射器的针头能插入所述胶塞(1),且所述注射器的针头拔出后所述胶塞(1)不漏气;/n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胶塞(1)密封粘接,使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胶塞(1)的连接强度满足所述动力电池内部产生的内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设置在动力电池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本体(2),开设有第一通孔(21);
胶塞(1),与所述第一通孔(21)配合连接,注射器的针头能插入所述胶塞(1),且所述注射器的针头拔出后所述胶塞(1)不漏气;
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胶塞(1)密封粘接,使所述第一通孔(21)和所述胶塞(1)的连接强度满足所述动力电池内部产生的内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1)为丁基橡胶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1)的外侧连接有HY-308胶水涂层,所述胶塞(1)通过所述HY-308胶水涂层密封粘接于所述第一通孔(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2)为铝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2)上还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动力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22),且所述注液孔(2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21)的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峥赵生荣李倩伟谭明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