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载型电动执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84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操作盒的轻载型电动执行机构。即在不改变电动执行机构本体的前提下,设计一个金属操作盒,其内部安放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电路,置于执行机构本体的外侧。并利用执行机构原来的电气接线口,将操作盒和执行机构本体连接成一体。执行机构本体包括驱动电路、电机和减速器。控制电路包括输入信号的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单元和光耦隔离电路。操作盒设置有直接控制执行机构产生位移输出的现场手动操作装置和可以观察到执行机构运行状态的控制信息显示装置。该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实现了强弱电路分开放置,控制电路远离电动执行机构的发热源,降低了对电子元器件的要求,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程自动化控制
,尤其是涉及负责完成电信号 向机械动作转换的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用执行单元。适用于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产生机械动作定位,以带动闽门等调节机 构运转。轻载是指执行机构所带的负载相对较小,如带负载传动力矩<1000Nm。技术背景电动执行机构由机械减速机构、电动机和连接机构等组成。通过控制电 机的正反转产生机械动作定位,以带动阀门等调节机构运转。早期的电动执行机构釆用控制电路和机械部件分离方式,由伺服放大器 (一种用于控制电动执行机构运行的配套仪表)接受控制信号(一个连续变 化的电信号)同实际机械位置反馈信号经过比较运算后,驱动电动机的正反 转实现控制。采用分离方式的执行机构,需要将强电电源、控制输入信号和位移检测 信号需要接至伺服放大器,再由伺服放大器将电机控制线接至执行机构的电 机,同时还需要将位移传感器接至位置发送器产生位移信号构成一个闭环控制。这样布线复杂,可靠性低;不能现场手动操作执行机构和显示控制信息, 调试和维护难度大,控制精度低。目前,许多电动执行机构将伺服放大电路放在电动执行机构内部(即一 体化电动执行机构),这样减少了用于配置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载型电动执行机构,包括执行机构本体(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机构本体(2)的外侧设置有一个操作盒(1);    所述操作盒(1)与执行机构本体连接成一体;    所述操作盒(1)内安放有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电路(1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宇晨袁敏勋刘仪谢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万讯自控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