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传导麦克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81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2
本公开的骨传导麦克风包括具有开口部的壳体、麦克风垫、元件支承构件、压电元件、驱动板。所述麦克风垫形成为有底筒状,底部配置于外侧且筒部的外周固定于所述开口部的内周。对于所述元件支承构件而言,外周固定于所述筒部的内周,具有朝向所述底部突出的支承部。所述压电元件为收集振动的板状,所述压电元件的一个面的周缘固定于所述支承部。所述驱动板具有固定于所述底部的内侧的面的振动板部,在该振动板部的中央具有供所述压电元件的另一个面的元件中央部固定的突起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骨传导麦克风
本公开涉及一种骨传导麦克风。
技术介绍
已知将声带振动转换为声音信号的骨传导麦克风。专利文献1的骨传导麦克风具有:振动获取部,其与人体接触,获取声带振动所包含的预定方向的振动;以及开关,其用于切换可否获取预定方向的振动。开关以切换可否获取的操作的方向与预定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于振动获取部的同与人体接触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79575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骨传导麦克风:增大压电元件输出的电位水平,并且抑制按下通话按钮时的振动作为不适声音被对方听到的现象的发生。本公开的骨传导麦克风包括具有开口部的壳体、麦克风垫、元件支承构件、压电元件、驱动板。所述麦克风垫形成为有底筒状,底部配置于外侧且筒部的外周固定于所述开口部的内周。对于所述元件支承构件而言,外周固定于所述筒部的内周,具有朝向所述底部突出的支承部,所述压电元件为收集振动的板状,所述压电元件的一个面的周缘固定于所述支承部。所述驱动板具有固定于所述底部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传导麦克风,其中,/n该骨传导麦克风包括:/n壳体,其具有开口部;/n麦克风垫,其形成为有底筒状,底部配置于外侧且筒部的外周固定于所述开口部的内周;/n元件支承构件,其外周固定于所述筒部的内周,具有朝向所述底部突出的支承部;/n板状的压电元件,其收集振动,该压电元件的一个面的周缘固定于所述支承部;以及/n驱动板,其具有固定于所述底部的内侧的面的振动板部,在该振动板部的中央具有供所述压电元件的另一个面的元件中央部固定的突起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30 JP 2018-1615971.一种骨传导麦克风,其中,
该骨传导麦克风包括:
壳体,其具有开口部;
麦克风垫,其形成为有底筒状,底部配置于外侧且筒部的外周固定于所述开口部的内周;
元件支承构件,其外周固定于所述筒部的内周,具有朝向所述底部突出的支承部;
板状的压电元件,其收集振动,该压电元件的一个面的周缘固定于所述支承部;以及
驱动板,其具有固定于所述底部的内侧的面的振动板部,在该振动板部的中央具有供所述压电元件的另一个面的元件中央部固定的突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麦克风,其中,
所述元件支承构件具有将外周固定于所述筒部的内周的圆形状或椭圆形状的底板,
所述支承部由与所述底板相似的环状凸部形成,所述底板与所述环状凸部呈同心圆、或所述底板的短轴和长轴与所述环状凸部的短轴和长轴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传导麦克风,其中,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本浩中尾克田坂启西乡贺津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